(不过感觉虚焦的镜头单纯是因为条件限制或者修复胶片损坏……)
非常朴素的主题和镜头言语。
3.5;思母之心感人,小男孩很可爱,寻母的念头落实到行动,正是其成长的标识,且摆脱了自幼受熏陶的宗教影响,母亲的形象从「佛」变成「人」。
【3.0】很透明化的故事,男孩、美丽寡妇、母亲、住持,四个重要角色的性格、自身困境、以及他们与外界的冲突,都被简明扼要交代清楚了。这样一个全然小品化的故事平淡朴实地叙述下来,还挺相似于日本电影的味道,当然那个时代的韩语电影制作要撇开日本电影的影响也根本不可能。
76.46
因贫穷抛弃孩子的母亲被视为恶魔,无非是只将母亲视为社会困境的肉身承载,而苦苦寻觅母亲的孩子便是主权受损的国族象征,儒家父权制下的传统母性在被征用为隐喻的同时、也再次被强化了。
踏上新的旅程也许是寻找心中的故乡。
3.5
精緻小巧的故事
乏善足陳
这部电影通过消除多愁善感而不受影响地捕捉山寺的安静生活,成为韩国1940年代电影制作的新高峰。
3.5,2019.10.02
嚯嚯,不愧是日本学成归来的导演最后只身离开走向新世界和1949这个年份配一脸呀,崔银姬我再搜几部看
弃儿将对母爱的深切渴望,投射在崔银姬(代母)身上,渴念落空、憧憬坍塌的痛,是小和尚所不能承受的最大精神之疾,最终忍痛跳脱出束缚的环境,恰是成长涅槃。孽缘爱痛,佛法善恶,如何明心见性?朴素的影像、平实的质感,难得毫不矫情,又情深意长。山寺寂寂,山岚缭绕,摄影挺好。3.5
这个片子主要的亮点可能是对那个年代常见的矫情做了一定的改良和深度的挖掘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TAT
难得的早期韩国老电影
新南威尔士州立美术馆韩国电影回顾展修复放映,电影的构图和摄影出色,几幅远景都有着水墨画的质感,关于梦境的表现采用了圆形画幅很有想法,朴素的佛教因缘和业的故事却有着很强的戏剧张力: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渴求孩子的寡妇和渴求母爱的孩子却因为主角为了完成梦中的心愿导致美好愿景化成了泡影,最后得知真相的主角毅然决然离开寺庙、踏上了一个人去首尔的旅途。很唏嘘的是电影里的文字绝大多数都是汉字,开场的演职员表、寺庙里的门联、佛经,石墩上还刻着道光辛卯作,通过影像记录着的历史印记。
因导演和主演的越北而被过低评价的电影。摄影将山水画与透视法结合得相当好,剧本取自咸世德的戏曲<童僧>,首位呼应的环形结构应是后来的改编(编剧和策划明明是同一人,却用了两个名字hh),契合佛教中圆与轮回的思想。亲子离散是韩国民俗剧的老主题了,两个母亲(首尔来的大家闺秀,与猎夫私奔的农家女),两种生活方式(上大学穿西装,山中修行)的对比添了不少张力。影片结尾,도성同当年的生母一样逃离山寺,而错过两位母亲的设定,怕是预示了即便入世也未能寻得向往的城市生活。不过正因离开,才有了“心里的故乡”吧。
真挚古朴、舒缓节制,即没有新派电影苦情感伤的滥觞,也没有光复潮流的意识形态至上。去除搭景完全实景的选择加上精心的摄影使人物与景观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空间内的运动和景深有足够真实的美感与朴素自然的意味。山林寺庙、古建鸟影,一派东亚传统美学的韵味,结尾大全景山叠云绕完全山水画。渴望母亲的孤儿与失去孩子的寡母,常见故事模型却讲的极真挚,萍水相逢的双向缓缓靠近是世间孤苦者的相互慰藉。而后二分冲突的设置,养母-亲母,首尔-乡村,都旨在点明拍摄时代的转变,而变的重点则是怎么脱离悲苦,宗教思维中罪孽传统必将去除,其解决办法则是真心的爱。走出寺庙的新现实主义,在保留冲突中走向了未来。片内或许有着电影史中最好的虚焦设置,在问为何遗弃之时,中景画面的彻底模糊是现实中导演了解现实后的不认苛责,真心善良的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