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的驳斥只捍卫了一种观点,而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搭建了无数座世界。比起金熊在架势上的咄咄逼人,巴赫曼先生在对待历史与当下的态度上更温和却也有着直面无法终结的争论时的果敢与坚定。
在中国学校,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考试,但没有学过如何和别人相处,如何和自己相处,如何欣赏生活中的美,如何寻找身份认同,如何面对民族历史
7/10。如乌托邦的课堂,不同国家的孩子在老师教育下融合在一起。探讨性别、国家、爱、同性恋等等。纪录片本身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甚至我觉得有点啰嗦了,但它可以作为所有老师的必看电影,学会和孩子说话。
几乎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教育模式(作为前教育行业人员无比羡慕)——专业业务能力强悍(身兼多职,寓教于音乐让人欣羡,唱起老迪伦太迷人!讲解作文/阅读/语法的方式一看即知深谙教育心理学),又兼爱心情怀(关爱学生的种种细节好贴心),更难得的是做到严慈相济(引导学生如何面对/解决问题);学生群像也是成功的。特别感动的三点:1、针对个人情况商讨升学计划;2、课堂上谈论两性关系,这般宽容自由的言论氛围令人激赏,谈及同性相恋——“只要他们相爱”,只想给孩子们鼓掌!3、以现状的移民潮结合二战时期劳工,选取施塔特阿伦多夫含有丰富蕴意,这是一个通达历史纵深处的管道——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历史教育。很喜欢空镜掠过的景物时序,季节流转,巴赫曼先生送走学生的后脑勺上写着孤独。
高亮简介中的一句话吧,“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谈技巧是没什么用的,再高亮一遍: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一个壮观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包括再教育。
2022.9.16
看完后爱上巴赫曼先生了,尽管从中段开始才进入他的私人空间。三个半小时不嫌长,就像助教一样旁听一节又一节课,观察巴赫曼和小孩们的交流沟通。音乐段落很动人,空镜很有效,素材组织天衣无缝。
开场两个细节:清晨,导演拍了上学路上的面包店;巴赫曼先生问刚到达的学生们还想不想再眯一会儿;结论就是这部电影很懂一个在电影节赶场看电影并在开场一分钟前还在努力把披萨塞进肚里的人的心境,让人感动。
#71stBerlinale#评审团奖(原鲍尔奖,现三等奖)。鸿篇巨制,比起一部“爱的教育”和更为直观的移民/身份问题而言,导演更关心的问题实际上是德国的人口政策:为何要引进外劳,如何对他们进行公民教育,如何通过语言和教育体制(还专门补习了一下相关资料)来塑造“德国”。导演精湛地用直接电影的方法把这个大问题贯彻在日常细节中,并将其历史化(追溯到20世纪初、纳粹德国时期、60年代土耳其外劳等等),工业小城施塔特阿伦多夫这个地点选得也非常精妙。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柏林学派居然开始煽情了,结尾真的好动人!
SIFF2021/我一直感激自己在成长的路程中遇见许多不可多得的好老师,但也从来没有一个曾说:你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一纸分数无法代表你们。一直以为教育应该授之以渔,知识的填鸭是短效而无意义的,教师所应做的是开荒、点灯、导向,身前的路只有学生自己能走。巴赫曼的课堂看似散漫无序,私以为其抓住了个体成长的三项重要能力:表达、尊重、辩论。因为表达才需要不断探索自我,并通过差异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因为尊重才有了交流的基础,才有了平等与包容的可能。表达与尊重之后才能开始辩论,惟有辩论才能不断接近问题的内核、事物的真相,从而更好地共情他人、更新自我。而我们当今的教育漠视表达、崇尚权威、打压异见、泯灭个性,反而本末倒置地寻求被模式化的一个数字,原来一文不值。
3.5。看到了一种极为理想的教育模式:音乐教人和谐,历史教人铭记,性别教人平等。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而巴赫曼先生的耐心使这种交流和成长变为可能。基本上是直接电影的拍法,抹除拍摄者的介入性;镜头非常沉稳,大量课堂实录,且有正反打的反应,空镜来做季节性转场。三个多小时片长的意义在于,使老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反馈更为完整,但我仍怀疑其必要性,最后的空落难免有种挥之不去的设计感。#CPH:DOX#
【柏林2021】真·《放牛班的春天》,朴实、真诚、包容的巴赫曼老师,不仅治愈了学生也治愈了观众,3个半小时根本不够看,想要亲身听一堂巴赫曼老师的课。
观看感受近似于好老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同理也近似于认识了解一个人:一开始有陌生感防卫心难以沟通进入(感到乏味犯困甚至排斥),渐渐熟悉找到钥匙敞开心扉(发现每个学生的特质被老师悉心擦亮各自闪光时趣味满满),最终心灵相通亦师亦友成为彼此人生抹不去的注脚(被感动并极其不舍近220分钟的电影走向结束,结束后的怅然若失也类似送走学生的老师)。移民、战争、宗教信仰、性别等等历史与现实的宏大议题都似涓涓小溪随着课程讨论自然融汇进这个如同大河的过程中,真·润物细无声。发自心底的真诚表达很重要,师生之间、电影与观众之间都是。8.5/10
巴赫曼先生如天降的圣诞老人,给学生带来智识,欢笑和音乐。没有《墙壁之间》的聚焦,却更为温柔悲悯。
追踪了预科学校全科老师巴赫曼先生和他一整个班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虽然在观点表达上并没有《发狂黄片》那样激进,但该片同样将现实(移民)与历史(种族)勾连起来,形成了某种历史社会学调查。在巴赫曼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和反复追问中,二代移民儿童缓慢地构建出一套关于如何对待他人,如何看待性别、民族差异的价值观。可以说,整部电影是一套欧洲社会议题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难得一见的人本主义的典范之作。
其实真的不必拍这么长。另外德国小孩都好乖好成熟,非常有礼貌,想象不了在法国能拍这样的老师,Bah……
从结构和指向上看,是最像波士顿市政厅的。隐退至摄影机后,将陈述交给拍摄环境中的人,由大量市镇风景、工厂设施、工作场面的空镜介入进行定调。更加宝贵的是,巴赫曼老师是教音乐的,他自己就可以掌控影像的节奏和旋律。毕竟陈述(想法的表达)和倾听是最重要的,由此展开沟通的可能。如果说劳伦冈泰的课室风云是一次提问,那么这里提供了一种解答的可能,那个我们期望中最好的形态。
巴赫曼先生:我在柏林读了师范,一开始我学的是社会学,但不清楚自己要去干什么,所以毕业前转到了师范。但我为什么要当老师?最终实际上是因为,我妻子和我,我们一起生活了15年,我们有两个孩子,而她也没有固定工作,但总要有人挣钱养家,所以我就是那个去工作的人。这便是为何我当了老师。我其实对此还排斥了很久…因为我,把学校当成是公共机关,这样我从一开始就对它产生距离感,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我无法想象,自己不能再远走高飞…(-你就像老师中的E.T.外星人。)对,是这样。……我四十多岁的时候想过要退出,不能再做下去。当你感觉到自己无法培养出什么,却总是在与其做斗争,强行给孩子们套枷锁,为了不让他们去闯祸。我的童年很多时候就经历了这些……我不想成为这样的老师,这样的人。
9.3/10#siff24th几乎超越了任何一种类型的电影,或许从另一角度讲,再次证明了纪录片才是电影之王:青春,歌舞,景致,不失叙事。当怀斯曼不知疲惫地将镜头对准机构或体制时(instituition),此片瞄准的则是一种社群(community),因此它不必如市政厅或图书馆一样构建一个拼图或连环,不必均匀地关注每一个散点,只是去呈现最有感受最有关于“人”的一切(社群不就是关于人吗),既不急于展现,也不急于下结论,反而所呈现出最动人的一面。音乐和肢体呈现了具有脉搏的动感,地貌证明着时间的缓慢流动,而面孔和话语则是关于“人”的本体。
“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壮观的”,看的过程里想起自己被电影最初吸引的原因,就是想看看广阔世界里那些优秀的普通人,他们在改变什么。谢谢巴赫曼先生。@资料馆11thbj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