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念芭芭拉 Rappelle-toi Barbara (TV)(2007)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Yves Riou / Philippe Pouchain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法国电视三台为纪念传奇香颂女歌手芭芭拉(1930-1997)而拍的传记片,是她去世10周年里的唯一一部关于她生平的纪录片。Barbara - 一个仿佛正在被人遗忘的名字? Barbara原名Monique Serf,1930年6月9日出生于巴黎,在家里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1945年,Barbara对歌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毅然离开了音乐学院,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Barbara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她集作家、作曲家、演唱家于一身,并一直和忠实的听众保持紧密的关系。6@A9Y)~\'P g Barbara于1997年11月24日去世,当时她的回忆录“黑钢琴”还没有完成。在整个艺术生涯,那架黑色的钢琴一直伴随着她,她总是喜欢说这么一句话:我是一个唱歌的女人! 1930. 06. 09 Monique Andrée,SERF夫妇(Jacques and E......

-
- 主演:
- 类型:
- 奇幻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3
- 简介:
- 这部剧说实话还是有些高开低走了。在历史叙事上依旧主观性太强,向着结果编剧本的很大问题是人物形象太过片面,比如黄侃,诚然他是一个狂狷之人(确实喜欢骂人),但他对胡适之流只是常用文字游戏互相揶揄而已。为了衬托陈独秀的形象,父子三人最后走向了温情的和解。但可惜那些他私生活不检点的传闻都是真的,延年乔年当然不会原谅这样的父亲。我最喜欢鲁迅先生,着墨不多但留下了他最真实的高光时刻。前面的镜头语言尤其教员出场那段很绝,但滥用慢镜头和隐喻特写镜头,常常打断叙事节奏。后期支线庞杂,想要将所有人囊括在内反而顾此失彼,其实版画和旁白已能够将很多东西带过。台词也有些说教,像在读历史课本一样。女性角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男性视角下历史叙事的局限。不过剧的意义还是很大的,让大家对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满了感动和尊敬。...
- 评论:
- 主演的演讲台词功底请去跟法兰西岁月学习,演讲不是高声咆哮,愤怒也不仅仅是吹胡子瞪眼。空有皮囊却言之无物。全剧都在咆哮喊口号,就差对观众喊“你们快热血啊快愤怒啊”,严重缺乏节奏感。而且编剧似乎分不清没礼貌没教养和名士风流的区别…
- 比起《走向共和》,更体现一种低幼化和脸谱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