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男主的心理发展为主线,带出眼盲心亮的明姑娘这个理想化的角色,代表着1980年代人们向往的真善美。值得称赞的是长焦距镜头的使用:当明明知道赵灿有可能治好眼,而自己永远成为盲人并有可能失去小赵时,虽然痛苦却宁可选择后者。这时,长焦距镜头把太阳拉近,表现出明明内心如太阳般的光明。想象大自然的“绿”色景象也是片中神奇段落—“绿”在明姑娘心中成了不能直接看到的意象,用具体的音乐形象阐释出她对色彩的直观感受。
电影没有同名连环画好看,主要是美工、摄影还不够浪漫,人物内心展示也显得单薄,下次回家刨一刨箱底,看看能不能找到这本连环画重温。
这是刘天华的病中吟吧,我喜欢光明行
董克娜自成名作昆仑草后就一以贯之的作者主题:好强上进主人公遭遇重大挫折或对前途充满疑虑陷入彷徨之时遇到了一位处境相似的良师益友……本次的挫折选在了“失明”。却有取巧煽情之嫌,叙事上也不好把握:感觉头二十分钟导演还想把明明也失明当作一个重要悬念以使公交上男主的惊悉更具张力?其实很难做到,因为观众是看得见的。
1984年
真正坚强独立新女性,八十年代的女性片,三观多么地正!
完美的世界。是真的织毛衣。
明明失明,却名为明姑娘,身体的缺陷无法掩盖内心的澄澈~
心向光明的姑娘照亮他人的前程。
叶明明这个角色美好得令人心生钦佩。因天生不足而置身黑暗,心却仍旧充盈着光明温暖,没有哀怨,没有愤恨,对另一半始终清醒自持地表达着自己的尊重与爱意。
拍摄于冰城,在众多1980s国产片中显得气质独特,关于“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互相救赎,从片中可以感受到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与浪漫(区别于《庐山恋》),或许淡化了时代的背景板就能更加纯粹,遗忘了昨天的悲伤就能走得更远吧——那时似乎流行“雪中送炭”,关键时刻拉人一把“成人之美”,有情人为爱付出为爱流泪(最终却劳燕分飞),“爱而不得”的剧情深入人心,全片最难忘张瑜的明姑娘,她纯真透亮身残志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还有谢芳老师多年之后“复出”饰演的画家母亲——那时的人多么善良真诚可爱啊,那是只属于八十年代万象更新的“精气神”,那是这片土地上最初与最后的理想主义……ps,世上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得用心感受),导演一定很喜欢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吧?
很多八十年代的电影看着就觉得美好。张瑜简直太美了。男主完全配不上女主。结局简直了。。。
真好,这样单纯、真挚的感情值得一生铭记。
两人产生感情的条件是在同一世界,失明的世界。同为盲人,不会引发女主的自卑感,反而能促进彼此的交往,因为她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鼓舞帮助意外失明的男主适应新生活。然而一旦男主恢复视力,即宣告回到正常人的世界——女主永远无法触及。两人身份地位的转变导致了女主以不需要施舍之名拒绝了男方的爱情,她是在用拒绝维持自己在爱情的主动权。
😭
还行
同志们请扶好,汽车要拐弯儿了——曾经的运动健将在双目失明后刻意摆出来的劳动者造型和进取者姿态不过是一种能给失意知识分子群体带来自我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当有盲目乐观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以病残身份偶然又必然参与那场灾难性运动时,教科书里那些唯美而又僵死的艺术形象就立马变成了历史垃圾桶里的一堆废纸,收音机里那些共通而引起共鸣旋律般的人生哲理也立马从《极乐大餐》交响曲化为历史周期律里发黄发酸发臭的屎尿屁。像《昆仑山上一颗草》那样,嘴上说自愿内心却起冲突犯嘀咕的女主角是一个无产阶级化的有产阶级大小姐,先天性失明虽剥夺了她的部分政治权利和教育机会,但凭借女性对美的易感性和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明姑娘》依然可以写出令人心中光明欢乐,如登宝山,似归故里的圣经体文辞:一死了之,这是容易的,而活下去苦啊,我选难的。
三大女神对戏,简直看不厌。
令人感动悲伤的故事。盲人太难过了,我想起了杜富国
被人忽视的佳作,太喜欢明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