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罗马(-青年之海/现状报告书-…)洲间(海盗)文本大串联
1968年值得人们反复怀念的原因在于,年轻人的真诚与盲目并存,生命力与破坏力同样强悍。作为有史以来第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婴儿潮,外加现代媒介的昌盛,他们想要的远比父辈多,也有了更多的同理心。
俄国人太狡猾,中国人太疯狂。。。——内容是流水账的,立场是中立的。
运动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的,但参与其中的人的想法,你没法去揣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Dv_2oBE_8
人们不愿再这样过下去了那些破坏旧世界的人,那些建立新世界的人我认为有一些东西值得追求,我也愿意付出,有决心和勇气去承受动荡和运动,保守派害怕的东西年轻人毫不畏惧充满希望,充满变革,充满激情到处烈火熊熊,世界面貌一新这是追求人类幸福的斗争
变革不了生产力关系的革命不过就是一场虚无的资本主义爱情故事,唯一值得歌颂的只有忘我的热情。
Lesannées68的NHK版
NHK良心之作!六十年代末的各种青年的社会改良抗议运动,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黑人和妇女的社会地位,里根当时作为加州州长代表保守右派势力对学生运动采用强硬手段,BlackLivesMatter不是新口号;各种当时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心存社会改良的左派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
1968年,风云激荡的年代,世界各国爆发各种斗争和暴动,民众揭竿而起,反抗权威和镇压。我们曾经豪情万丈,但最终梦想幻灭。为了改变世界,我们占领街道和城市,虽然不全是靠我们的力量,世界的确变了。但与此同时,所有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
突然明白政治运动的余火如何燃烧,有的持续高涨直至自焚,转向Terrorism;有的选择性继承,继续推进社会民主......在那时有限性媒介的传播,让力量得以汇聚,而如今互联网原子化的区隔,或再次回到昨日世界般的冷漠,差异在于主体从群体转向个人。
以越戰為由頭串聯起1960s-70s的學生和社會運動/感覺從非暴力到暴力的轉變還是在於話語權和變革的彈性空間吧,「革命」的動力是新一代對生產關係和權力關係調整的渴望,從激情運動到影響力更持久的文化性行為也是必然/學生運動真是驚人的相似/「他們在時代風雲面前保持了真誠,我尊重他們」,「我既不會貶低也不肯定那個時代,我要做的是繼承」/好奇有沒有人研究過每個時代的歌曲啊,從歌詞到風格到作用,感覺會是個好玩的點欸/問題依然,那麼,我們這一代呢?
结尾最后一句说讲出真相:所有问题今天依然存在。
探究事物的真相,摄影机和枪缺一不可。1968的确改变了世界,是意识形态上的而非生产关系/体制上的,于是也可以理解片中所采访的几位新左派知识分子因此对1968年持悲观的否定态度。全世界青年因为一个模糊的“共同诉求”短暂地聚集成一个共同体,最终却只留下了残破的街道与精神的幻灭,连革命都称不上。世界的确变了,但所有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考虑到纪录片的年代,没讲到1968抗争最关键部分的中国CR应该是资料缺失,没看到这一部分颇为可惜,资料的串联也有点流水账】@2022-10-1623:09:23
做了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国际歌一响起来,我就热血沸腾了。女权那个part,批判消费主义的歌曲确实和前面的部分氛围不一样,有深思,有批判,全片基本上都是中立态度。正如日本的青年说,我们不会讥笑前人,也不会过度吹捧他们。波伏娃都出镜了,一定要给五星
学生的愿望是有所成就,工人的愿望是有所获得,可学生不愿意考虑如何给更多的人以利益,只为了心中自以为的道义,工人则恰恰相反。影片的一大问题是没有完整地呈现那几年的具体经济问题,也没有客观中立地去访问左右两派反而只聚焦于抗争者,彼时影响巨大的中国也被隐藏起来。可惜,那几年中国没有留下影像记录。
“五月革命爆发,人们在呐喊,在奔走,在今天这些画面或许只是幻灭和失败的象征,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个春天的经历。”
60到70年代,人们为了自身改变的理想与现实抗争,但理想和幻想有时只有一字之差,当“幻想”破灭一切散去,这些人留下的遗产让后人重新审视后,或许总会有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传递下去吧,追求的东西和真正的目标的微妙区别引起我的思考。
我看完:对上了,三岛由纪夫于1970年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