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小时竟然是轻喜剧lmao看到Quinn又在涂脸native我真的忍不住==
拉乌尔·沃尔什的片子剧情推进总是那么迅速,叙事也总是那么流畅,但本片的剧情构思及人物刻画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三粒半,不入。传记式叙事,也可视作插曲式叙事,整体气质略偏硬朗;同为涉及“黄巾骑兵队”的故事,与福特骑兵三部曲中的情节差异明显。后者的叙事中显然更倾向浪漫主义,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自然主义意味。
(20231021于Cinémathèquefrançaise,被删后于20231030补标)资料馆网站上介绍这片子是"Épiqueetspectaculaire,unchef-d'oeuvredemiseenscène"(“史诗般的壮观,调度的杰作”)。的确,大场面拍得非常牛B,哗一下几十上百个骑兵就这么冲下去,跑得那个疯杀得那个欢,让人看着都心疼那些马......但这个故事实在是,看得没什么脾气,这种男儿马革裹尸还的价值观实在没法引起任何共鸣。军人的意识形态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愚蠢的东西.....
aromanticizedCuster,thoughstilldoesmorejusticetohimthanFord'sFortApache,whoseprotagonistisnodoubtafictionalizedCuster.
真正的美式主旋律,当然和中国的主旋律是完全的不一样,这个美国南方的将军,要是在中国的话一定不可能成为一个英雄的了。此片配乐相当的优美激昂,银幕情侣艾洛.弗林和奥利维亚.德.哈维兰最后的一次合作,从这个角度看影片最后的结尾似乎又多了一层含义。。。
公主与弗林荧幕最后的合作,应景了《最后的人》多年前就收了碟片的我实在接受不了封面好像哈家二小姐的公主,一直拖到今天才认认真真看完,看片名就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公主与弗林,卡斯特与伊丽莎白,他们都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
以为是重点讲南北战争的,原来是传记片。Walsh把某些大场面拍得不错,让我产生了WB非常有钱的错觉。
夸张戏说,这个是美化过头了
骑兵马战的大场面调度相当流畅,其实前半段的爱情细分刻画比后半段的政治生涯要更加立体,影片中对于印第安人与西部战争的态度相当暧昧,既讴歌这样一位战死于小巨角河的战争英雄乔治卡斯特,又去表现印第安人在签订拉勒米条约之后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待遇。甚至直接借主角之口表明真正的美国人恰恰是山脉以西的那些印第安人,然而人物塑造并没有突破黄金时代的传记片类型,现在来看是相当俗套了
从初见“没有比你陪伴的旅途更开心的路程了”到重逢“我无法想象没有你陪伴的生活”到分别“We’llgrowfatandhappytogether.Walkingthroughlifewithyouhasbeenaverygraciousthing.”errolivia很理想的平行世界线,对应到同时起步却分道扬镳的合作生涯也无比适配…赴死前因一起变胖的畅想而发笑,就像梦到和errol讨论共同生活的livvie醒来接到了华纳回顾影展的电话(包括当时他俩拍的四部电影),而在纽约为她安排的套房里挂着一幅巨硕的errol肖像画…所有明晃晃的幸福都在梦里幻想里电影里只是不在生活里…57年那个吻你后颈的男人也不再熟悉,但一生都难以忘记…mypoor德芙~
前半段十足的喜剧,后半段主旋律正剧;非常切合时代精神的改编,佛林最好的表演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人终有一死,留着金钱而死,死后什么也将没有,留着荣誉而死,死后还有名声。
这片名翻译的经典。传记+战争+西部,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过得承认最后的小巨角河战役场面拍的很出色。
流畅热血的高大全传记片。Sharp是相对比较出彩的人物。
莉薇和弗林合作的最后一部,不喜欢结尾——不是死不死的问题,要么直接在男主角嗝屁那里收场要么拍得好一点可以吗真的太多余了。
前1/3轻松基调与后面的传记模式截然不同;本片摄于1942年,珍珠港事件热潮,有点传播正能量之感...3星半,补遗
glorywilltearusapart......
这个片名的翻译当年秒我一阵一阵的
这剧本看得我很惋惜,多好的人物传记片原型,被当时流行的剧本形式框定住了上限。刻意安排反角以凸显人物光辉形象的手法很蠢,也正如此,后半段的叙事节奏就变得零散破碎,远不如前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