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日式小清新、小人物的励志融合了一贯的元素却没有突破。。
对这种如神一般大隐隐于市的超级高手故事感觉有些疲累了。才这么被说几句那帮专业演奏员就跳起来了,要是碰到爆裂鼓手里的变态指挥可肿么办?还不得立马上吊去?
有才能的人可能很多,但像交响乐这种需要人与人合作呈现的艺术形式,能很好与人沟通交流的才能成为大师。指挥与乐团之间的启发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只有理解自身与音乐的关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天籁的境界。几场演奏会的呈现,男主梦中可视化的音乐形象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一星给西田敏行的,其他的还是不大喜欢日本电影这种慢节奏
再次体会到了呱呱好小
明明是那么好的片子…分数居然那么低…以及这不应该被归作励志片我觉得…
飞机上看的。音乐题材经常跑偏成偶像片,但这部没有。不得志的青年人,穷途末路的老年人,不谙世事的少年人,精通事故的中年人,这个圈子里并不都是高富帅白富美,还有很多的普通人,当然关于香坂爸爸和tendo的部分还是有点俗套。选曲到位,没有和有些一样成了“音乐剧”,总体可以,给松坂桃李点赞。
其实我不懂音律,无法评价他们演奏得如何,不过看着疯子一般的指挥家那种投入感,入魔的感觉不错,能用心传递的音乐电影也算好电影,尽管最后一场奏乐很温柔。
西图第一图书馆,公益讲座,视听室放的,和好多白发老人一起,老到行动不便的那种。
音乐要给一个大大的赞,这片子绝对是在家里看和在电影院里看是两回事儿。《第五交响曲》和《未完成交响曲》都演奏了很长时间,确实蛮好的,溶进故事里的。当然了,西田敏行的表演也很有看头。另外一个有个隐藏人物竟然事先都不知道!那就是五郎!一出来就是一双“饥饿”的眼神,怎么办!这是病,快治!
负重于乐
音乐一星、天道在站台指挥村上演奏‘引子与回旋随想曲’那场戏一星、还有一颗星给会长爷爷~(又看见打酱油的中村友理了,miwa还是好好专注歌手事业吧~)
主角性别一变,剧本基本就是照抄的音乐会再加点爆裂鼓手的影子好吗。片子唯一的贡献就是让我再回味了一遍梅拉尼罗兰是多么美。
很温和,很真诚,很。无聊,很平庸,很冗长,很鸡汤。总体而言,缺点大于有点
一支被解散的交响乐团所进行的重生尝试。剧情夸张,表演夸张,情绪也夸张。不过还算是紧紧围绕古典音乐在讲故事,贝五与舒七的演奏还有模有样,地铁里拉引子与回旋挺动人。作为并非专业乐手的演员们,大约也急补了下,演奏起来没太露怯。作为女主的业余长笛手设置不好,不如去掉。其实,像古典乐是不存在所谓隐世的绝世高手的,那是一个需要大量练习与切磋的行当。就如武功与围棋等一样。东亚人都有共同的幼稚想象。
因为我私心很喜欢合奏故事,所以评价在以往不客观的基础上更不客观了。打动人的两处细节:《命运》终了演奏者激动又疲累的轻喘时刻,从个人体验来说,真的非常美妙;香坂和天音躺在船上闲聊时安静的气氛。“音乐可悲”的观点挺意思。但是改编剧本有点混乱,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而篇幅不够,结果没说清。
年輕時你我都曾醉心音樂
マエストロ
很热血的交响乐团的故事,指挥如何激发演奏家的故事。小时候一直觉得奇怪,指挥到底是什么,拿着个棒子在台上挥舞,但音乐不是都在谱上都有吗?乐谱是死的,是贝多芬们写出来的,但,我们,不是贝多芬,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同样都是柴米油盐,但,我们不是都在过着不一样的人生吗?大概,这就是指挥吧
电影对指挥奇怪的性格的刻画很奇怪,刻薄对剧情来说毫无意义;开始强调长笛手是业余的,但是业余这个标签没有任何展开,甚至演奏水平莫名其妙直接超过全团,要知道乐器是慢功夫,再有感情技术也是要日积月累的,就很奇怪;男主角拧巴得也是很奇怪,作为一个屡次被拒的首席,竟然能始终保持傲慢也是奇怪。指挥夫人的感情也浮于表面,甚至演奏与生命同频结束更奇怪。虽说感受力能提高水平,但是绝对不是跨越技术的鸿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