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站上传了这部电影。搜索1937年斩经堂就有。
坚决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谈,据说当年影片上映的时候,因为不中不西,不戏曲不电影的处理方式召来很大争议,但如郑大圣所言,在今天来看这简直太先锋了,就这么拍。能将舞台,戏曲,影像三重艺术层次结合到如此程度,模糊写实与写意的界限,放眼望去,可能只有费穆先生拍的戏曲片才能做到,这才是中国电影学派应该推崇的好作品。(袁美云看来真是资深票友了)
烛台的运用竟然很希区柯克。翎子的形态充分表现了内心的挣扎(豁翎子真的是有趣的表达)。儒家意识形态之密集的体现。袁美云好美。
可视为《生死恨》(1948)黑白热身之作。费穆注重结合旧剧(京剧)虚拟特征与电影“物质写实”特性,“除酌加舞台装饰外,不敢稍损其原有之美”。片中刻意使用前景(烛火/烟雾,西昂称为银幕表面的“微运动”)和背景(影子/虚化的城墙),来比照和强调中间的表演。多使用反打镜头处理人物空间关系。
7,舞台化和电影化之间比较巧妙融合,幕布景框构图后来被桑弧拿到梁祝里面用,外景转场也是相当电影化的思维,不得不说费穆在中国传统与电影现代性之间界限把握处理得很清晰。不过戏本身文本是真不大好,太封建糟粕了,思想内容确有大问题。
7.5/10。①著名京剧《斩经堂》故事的演绎。本片有外景且有许多场景。②运用不少丝滑优美的高水平运镜调度+几处多重曝光+颇具电影感的高水准费穆式构图美术+全程唱京剧化京剧妆营造了素淡优雅的诗意。③前/后景时不时有烟雾/烛火,不仅可以制造景深增强电影感,而且可以增强画面的信息感与活力(后来黑泽明也是这么做的,居然比黑泽明早)。④目前版本质量太差,很多地方的光影都看不清。⑤愚忠愚孝的封建糟粕。
很怪诞(
满满的精神糟粕
从空降下无情剑——爱上的第一处麒派戏
吴汉杀妻,还好当时不流行女权,吴汉可能是吴起的后人,杀妻求将,以博功名。
费穆是真懂戏,吴汉杀妻这种戏居然也能拍出史诗感来,非常简单的内外布景,都极有意境,每个段落的调度也都是荡气回肠……
那个火烧的叠印也太像霸王别姬了吧hhh,费穆美学,单镜头,其实他的镜头运动挺像沟口健二的。。。前景遮挡不知道有没有让人想起王家卫。最好玩的是,高机位镜头的运用又有了西方悲剧的意味,很有意思的戏曲片,甚至有点怪异。
刻画细腻,麒麟童把吴汉的矛盾表演的精彩,最后的哭腔是我听过最好的,功力深厚
戏曲电影化的早期尝试。剧中人物三观于当代自不足取,值得一看的主要是前辈大师的精湛演技。此外,能看出创作团队在努力的实现实景、戏剧语言、镜头语言三者的融合。比如,高度恰好可以容纳翎子的屋门,以及“上场门”方位的屋门这些小细节都很见心思。
看过留痕
这故事有点吓人……
第一次完整看完京剧按照电影的评分标准剧本0分
其实很多版本都没说清,为什么非杀不可。罗朱世仇,儿女还有私情呢。要是再来一个狗血剧情,王公主有身孕,不知还杀否……而且有一句唱词,“莫把大英看小可,小王登基谁敢不把她国母称”,这便是姊妹二人的差别对待了。不过也只有公主死了,婆母才能承认她与媳妇之亲情。电影本身拍摄得很好哎,袁美云又很谧静。要是在舞台上,吴汉端头取茶之后,公主以魂旦见婆母,二人一言不发,便可以完成婆母自杀的过程,且推力吴汉出山复汉。
资料馆2号厅
太先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