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目前看过的最女性主义的电影。敏感与神经质的女性夹在淡漠的温和与炽热的自私之间,夹在情欲、言语的符号之间,夹在情感关系中注定失落的无聊追问之间。一个男人是否爱你,一个男人如何爱你,这样的问题构成不设置出口的囚笼。突破男性,消弭爱欲的渴望,也许才是女性赢得自我的终极法门。
于佩尔通过施罗德的镜头展现耶利内克的世界。作为极少数具有作者能力演员,于佩尔这部90年代初作品提供了一个鲜有的外显化角色。
个人观点:主题显然是女作家在存在主义和语言符号带来的创作困境下的挣扎,thewoman,Malina,Ivan都是作家本身,于佩尔饰演的女主角是作家内心那个真正的“我”,Malina则是理性,Ivan是更接近于爱欲等的世俗纠缠,其实Malina和女主是同一个人非常明显,两人同进同出,多处语言暗示,所处房子类似于内心挣扎之地,最后woman消灭于墙内,房间里再没有思考存在主义和语言符号的女性,只剩下一个拥有理智大脑的男人;Ivan是一种外部的象征;所谓的女性主义在这里或许并没有那么明显;“父亲”的角色更多地象征着每个人在成长阶段形成秩序时的父权统治,换成巴赫曼的经历应该是暗指纳粹,电影末尾有指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节奏和摄影,前期女主阐述她的哲学立场能让我更了解她,安排得很好。
仅代表狂暴与破坏的男性——父亲,仅代表权威和掌控的男性——丈夫,仅代表爱欲的男性——情人,面对任一都不能完整的女性,被挤压不得舒展的女性。
又是耶利内克改编的作品,导演鬼才,终于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于佩尔
实在够bh
文学性哲学性诗性电影性实验性好
看不懂。看到最后只有一个感觉:想把自己的心给挖出来。阿姨说:Actingisawayoflivingoutone'sinsanity.看她的表演真是能掏空我的心要了我的命。
naive毁灭在以父亲为代表的暴力强横的的男性势力下,malina沉静温柔,却并非对毁灭的拯救,而是毁灭个性的另一种形式,在animal冷定的世界里,欲望的火焰是一种罪恶,却是个性不可回避的诉求,这样欲而不可得的矛盾挣扎,在道德世界里看似虚无,在敏感个体的分裂世界里却是尖锐的痛苦
窒息的冥火
导演用先锋的手法将女作家的作天作地表现地淋漓尽致,那些前卫又大胆的场面展示让人想起格林纳威,同时于佩尔不疯魔不成活的演技也极大地激发出了电影的张力,看她宿醉时的神态,失心疯后的癫狂,真是媲美着魔里的阿佳妮。
实在是很意识流,但是还是能大概看出是关于女作家写作困境、丈夫情人三角关系和童年家庭不幸的,有几段梦境美感十足,设计的仿佛世界名画。这种疯魔的角色太适合于阿姨了,阿姨信手拈来、演的游刃有余。
【第十届金帧电影节(GFFF)·主竞赛】从头到尾都是神神叨叨的意识流,所有对话都像是呓语或思绪的任性回旋。一切都是散乱生猛又癫狂的,窒息的痛苦是那若隐若现又岌岌可危的裂痕。梦境与现实在交叠与重构中燃烧,爱与欲在对峙与撕斗中毁灭。怪异的行为是落入囚牢无力的挣扎,慢慢抹杀掉自我,剥夺那仅剩的快乐。像碎掉的镜子,像温驯的猫儿,成为他人胜利的牺牲品,最后失去存在的意义……
為什麼我覺得這部片子很詭異?
“你应该多和我说话,malina,当我说木兰花开了,你却叫我去买新的打字机色带。你总是在我的生命里恍惚乍现,甚至早在我认识你之前。那个空间只有你能填充,于是我被扫地出门。”
非常文学性意识流的一部电影…摄影构图都十分讲究,特别是火的意向反复出现颇有深意…阿佳妮的疯癫具有魔性,而于佩尔的疯癫更多是理性的崩溃…
78/100更像一种祖拉斯基式的超现实心理音乐歌剧,最终外化为一系列着火的舞台效果、诡异的癫狂梦境。片中的两性关系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不和谐,因而电影并不太只关于两性抗衡和父权压迫,也关乎早已摇摇欲坠只等裂开的生活、女人自身的多面性、创作者的自我挣扎(被毁的信件也算是创作草稿)、纳粹历史的潜在影响。结尾向厄斯塔什致意。
服了,活活的没看懂,梦游全场
耶利内克编剧,怪不得跟她的小说一样
是人生电影了,将会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