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郎》放映结束后,面对足足有十分钟的掌声,这位得过几乎所有电影节奖的韩国人像个孩子一样手足无措。几年不见的金基德,再出现的时候突然变成了一个老人,他拍了一个最絮叨的电影,告诉人他为什么不拍电影,他在一个小木屋避世三年,他着向自己提问,他想杀了自己。电影和他都让人担心
这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自我疗伤影像实录。自问自答,自恋,自怨自艾以及自我吐槽。中间很多人退场,剩下的观众都坚持到了最后。很小众的片,起码要对金基德这几年的事有个了解,包括与张勋的事。否则看起来会很迷糊。除非对他非常感兴趣的人,否则意义不大。
金基德的【碎碎念】……PS:看来金基德的车工【做枪】也很在行啊……
一位真正的电影艺术家,我2007年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他。深深地认同他的纯粹、自恋、纠结、单纯、真诚、文艺·····
那年夏天,還不知電影到底為何物的我看了《空房間》,對於這部幾乎沒有對白的電影,我竟然無比喜歡。然後,我看了《漂流慾室》,感動得不能再感動,我迫不及待地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一個朋友,她說覺得好變態。於是,我便知道並非所有人都與你有著同樣的想法。這是我認識自己的第一步。謝謝你,金基德。
金基德比他的电影还要更纯情。是的,他并不太好,不强大,且永不恰当,湖中的庙宇也从未被抵达。但他嚎叫时我哀鸣,他放声哭时我不止流泪,他拿起枪,我也有凛然的决意。孤独的人永远孤独,又疯又丑,内心软弱。
黑与白是同一个颜色
对三大节的参赛经历如数家珍,金基德果然已经到了杀死自己的地步(如同北野武)。以前把电影人物封闭在容器里,这回轮到他自己了。不管怎么说,即便连续骂了三部片子,看到他老泪纵横地唱着《阿里郎》,依然觉得心酸,韩国电影圈里的野生动物。
人在审视人生时,是个全知的导演;而在活出此人生时,却是个入戏太深的演员。其实,那个看着《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画面而痛哭的,才是一个完全敞开、不受欺惑的金基德,可惜他自己偏偏不知道。
#SIFF#6.粗砺、勇敢、直面自我的电影。
金哥又出山了
三星半,射手座导演不靠谱的是他们的电影语言体系,靠谱的是他们的真性情。所以我觉得《春夏秋冬》最禁不起推敲,最喜欢《坏小子》。不过这世界上还有比建立在星座上的导演分析更不靠谱的么哈哈…偷偷说,去年在大连泡考研教室也自拍过一系列丧逼小视屏,不过晒出自己掏出来的心肺真是件要命的事儿。
自省不忘自拍,自虐实为自恋。一些人的掌声和另一些人的眼泪以及豆瓣的分数都可以作证,你秀得很成功。
出名真好啊搬个凳子坐在爱疯四前面自恋啊自虐啊吐槽啊都能在全世界的影院上映(我不是在羡慕嫉妒恨)。正经的说,确实是野生金基德,还真像他干得出的事。。就是没想到话这么多,大概平常压抑久了==~
我承认我没有看懂,也懒得去思考解读几处镜头的用意,是谁是敲门?连续两次还有脚印。最后的三枪打死了谁?为什么这是一部科幻片?我不排斥金基德的自恋,倒是很喜欢他的自省,显然一切最终都没有结果,没有答案,他疯了,影片也跟着成了一场傲娇的抱怨和牢骚。我喜欢他这种人,但讨厌这部电影。★★
关于金基德电影的记录片,自编自导自演自传式的自我采访,身无旁人;3年来的社交障碍症,封闭式的山上生活,自我反省与剖析;反复地阿里郎吟唱,无助之呻吟,感觉他的内心还是不够强大;6.24十五届电影节;
金基德的灵与肉
三年间老了好多,原来拍《悲梦》的时候发生过这么严重的事故。期待涅槃后的金基德。
金基德:虐,纠结,纯粹,自恋。虐他人,虐自己。纠结社会,纠结自己。还有与众不同的自恋。毫无疑问,这是一位非常痛苦的哲学家,总是艰涩而执着地探索一种边缘文化和边缘人性的构成,再将其晦涩无情地展示在他的电影世界里,也许这正如他所说“受难使人性完整”。才能在“灰色世界”永远屹立!
金基德的电影看多了,以为导演是个闷蛋极度失语。看了《阿里郎》发现其实是个话唠,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躲在荒凉的地方,胼手胝足苦行僧一样怀疑人生,把自己分解成ABC几个角色,一边叨逼叨一边聆听,一边困惑一边解释;对着摄像机自说自话也是导演的自我修养,希望下山后的新片铅华洗净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