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妇女的解放并没有非常彻底,但是思想总归是向上的。感谢教员和人民。
冷门片资料总是少得可怜,也容易谬传千里。小西天就把这部片子误植进了孙瑜120周年纪念影展里。编剧是孙芋,东北剧作家,明年就一百岁了,独幕剧《妇女代表》是他的代表作。这孙芋不是那孙瑜,电影也并非戏曲片。
今天看带入感仍然很强啊。新中国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今天却不行了,唉。在此大声呼喊光腚棕菊食屎,吃了这么久的肥料还一副死样子,💊💊💊。
舞台剧改编,节奏紧凑的独幕剧。那时候真好,不仅田地里和工厂里发生了大改变,家里也是。这个看似说家长里短的电影,其实有好多大道理,新的婚姻法保障了妇女对田地和房产的权利,可以不惧男人的语言和棍棒;而直男癌不是原地爆炸就能解决的,要从思想上对所有人做根本改造。相比那时,现在太糟了。
典型的妇女参加公共劳动,家庭地位飙升的故事。“我是你老婆不错,我更是人!国家的人!”妇女从家庭的附庸到国家的主体,棒棒的!这个女权牛逼,女主踩在炕上拿着地契要分地分房,所有财产妇女有一半!和男人吵架那个底气足,没男人老娘能活得更精彩,一点不带犹豫的!对比现在农嫁女问题,嫁到夫家村里,女人没地没房,那个憋屈。还有对家暴的处理,家暴不是私事,女朋友们要插手管,还可以拉到村委会评理。还有妇女识字,识字为农民赋权,能写能算,能顾家能签字做妇女干部。
这部电影中的民主与平等,甚至好过当今的思想
舞台剧台词饱满,调度合理,剧情在线,放到今天也未过时。四女斗一男的故事,从彼此缠斗到四女合作,可见斗争之难。家庭关系是最隐性的不平等,女性要斗男权,也要讲统战。王老太太的变化是关键,她的台词里藏了太多的秘密,有解决也有危机。二人能和好,一是二人有感情,二是讲统战,三是有Sisterhood做监督机制。这剧背景是东北,孩子戴的虎头帽,锅里坐的白米饭,冬季放排短工身上的羊皮袄和脚下的毡疙瘩,亲切动人。而全剧最抒情的段落莫过于王老太太点灯后坐在炕上纳鞋底,这个桥段本来是两段矛盾冲突之间过渡段落,导演却有意把这个“过门儿”拉长,有抒情意味。演员们演技太在线了,尤其是王老太太,表情变化之丰富,人物塑造最丰满。
通过一个家庭的矛盾纷争反映妇女解放运动的室内剧,要说服顽固守旧的丈夫,除了个人的抗争还需要群体的力量,家庭问题也是国家社会问题,要有一整套的政策制度的支持,这样妇女才有足够的底气把斗争坚持到底,同时也要教育落后的丈夫和婆婆如何扔掉旧的思想包袱,克服封建行为,尊重并支持妻子儿媳的工作,共同打造民主协商的婚姻关系,这不是神话,而是一种真正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幸福理想。
电影无甚新奇,有趣的是弹幕。这么多年过去了,在一段不和谐的婚姻中,弹幕还是只会一个劲地骂婆婆,真正的丈夫则隐形了,甚至有人还暗暗羡慕那时候丈夫的地位高……
发生在农村家庭的简单的场景,几个人的精彩演绎,人物性格鲜明,台词和表演都无可挑剔,过渡自然。难得的作品,感觉五十年代初期我们有很多不错的电影作品。
又开始看老电影了,补标六月看的,大家都演得很朴实自然,场景那是相当有限基本一大半时间都在几间屋,但是教育意义那是相当到位,前面看得我火蹭蹭冒
女性地位随制度更新和劳动分工而变,可选择的职业女性在任何时代都是加速女性地位提升的良方,不管最终目的如何,能松动已是进步。提供“选项”的总控从家庭到国家,由制度需求到自我觉醒,由被动到主动,从观念到实践,要跨越百年都不止。观念更新是基础,选择权的放手和移交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语言还真是活泛
“离婚可以,两张土地证有我一张,三间房子有我一头,这是党和人民政府给我的。我的地证我拿走,房子不住我拆了它!”有这样的底气,新中国的妇女怎么可能不直起腰杆。农村的妇女从参与社会劳动与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自信,获得平等。平等的革命在每一个家庭内部爆发,让男人们不接受也得接受,不习惯也得习惯,背后有1950年《婚姻法》和国家撑腰,这是实现真正的大多数人的民主和自由的第一步,而我们曾经做到过。
很精彩的情节剧,人物真实不刻板。像牛大婶这样的“落后分子”,她们的思想转变不是依托于喊口号,而是在自己获得了实在的利益之后认同了新的意识形态。那么问题是,在没有及时的实在利益反馈的情况下,如何改造旧人,召唤“新人”。
太好看了,17年电影的《两代女性》。
能有这样的影片记录曾经女性是怎样承担了家务与参与社会的双重责任真的很不容易了
出神入化的舞台剧纪录片
民主自由解放副导演谢晋
十七年的梁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