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0,#LFF2020
议题逐渐消失,常用的流行歌曲有一种现实感,被伤害的主角自己动手建房子,也巧妙合成了“重建生活”这种意向。但肯洛奇式的结局并不会来得那么容易吧。
Justlistenedtothemusic,LYRA-Mother.Verypowerful,thesongandthemovie.
#LFF2020t#3.5。表现得很寻常的女性主义drama,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无功也无过。人物也很多,但也都局限于“受害者”和“好心人”的老套关系。胎记、不同空间地点的奔波这些都构成了这部女性主义影像的一系列意象。可能觉得要一直延续"没有容身之处”的主题,才有了烧房子的设定,但个人觉得这部分没有太大存在的必要。除了反转之外,对于那个时刻电影想要传达的意思并没有起很大作用。
被暴力倾向的人缠着,很难逃脱,即使想建一个避世的小屋,也会被他烧毁。
……燒掉房子其實也不算突兀,畢竟人都有被燒的。總覺得故事講得有點不足,或許是好人太多,才讓燒房子在這樣的世界裡看起來比較不真實吧。
反映家暴婚姻现实的部分还好,但是“好心人”太多了。给你地给你钱,又帮你建房子又接受你的情绪发泄,人人都是大善人太假了,房子烧成灰好像在欺负我的智商,金属和玻璃怎么烧成灰的?
这样的片子拍多少都不够,因为这样的事情每天仍然在发生...关注与记录是积攒火光的过程,哪怕微弱,总有一天会变成改变的力量,至少请停止用卖惨来批评...
Nothingunusual.Justgroundbreaking.
对诶,就是有点像肯洛奇
插曲可以用得更好些。
励志版萝西(Rosie2018),基于高失业、住房短缺、家暴、单亲母亲等等社会问题背景下的“奇迹”,正因为太过超出现实的美好,才会有大火烧灭了这份幻想,二次的房屋重建也同样预示真正走出家暴阴霾的“二次新生”(AmazonDistribution,现在剧院只有一周的提前上映时间窗了……)
我没有房子我最惨所有人都得帮我的忙都得围着我转还得忍受我因为各种惨对你们发脾气就这还不行狗血的刚建好的房子还得被烧
直白有力的家暴挣扎,励志暖心的生活重建。尔兰来了一匹叫ClareDunne的黑马,从AbbeyTheatre到NT到大银幕,相比她扎实的舞台表演功底和编剧才华,左眼下的胎记不值一提。
如果你是为了孩子好,你能否鼓起勇气远离他?
中规中矩,但也呈现了女性互助,最震惊的大概是在国外盖房子这么费劲吗(感觉房屋结构也差异很大)关于家暴问题全世界都一样,“你为什么没有早点离开他?”但是你们从来不问“为什么他不停止这一切暴力。”
【因为梅梅,对导演有很浓重的滤镜;也总算看到了,开心。】沉重的家暴议题和充满希望的重建故事相辅相成,写尽风波里的女主的坚持、脆弱与勇敢。从无到有地兴建自己的住处,亦是“修建”那个在过去还没有过真我、时刻被恐惧折磨着却身扛重担只身前进的自己;灰烬过后是重生,重生之后…交由“她自己”定义。即使特意选择了Sia的歌曲,或者设计了很多“友善邻里”这样的角色作为辅助;但电影里没有给出一个充满感觉良好意味或是“正能量”的结局,而选择用更为刺眼的方式完成了它希望表达的社会评论。HarrietWalter的表演太点睛了,甚至盖过了女主的光芒。
非常不错的小制作,很细腻。带北欧风格
好片.
承担压力是成年人的必修课。缓解压力不应该发泄在这些好心人身上吧?心疼故事背后的女人们and好心人,不发卡我看着都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