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打分低是不是因为日本电影总体水平太高了。国内电影打分高是因为总体水平太低了。
@FILMeX外来务工者的题材放在亚洲范围内都快被拍烂了,日本导演还煞有介事地当新题材。。。果然落得既不深刻也不清新。新导演日中合拍加一星鼓励
和《又见奈良》共同构成在日华裔边缘群体的漂泊谱系,一个关于寻找、一个关于逃亡,一个面向历史、一个面向当下。而这部最大的亮点是对于地域、语言和文化符号的运用尤其灵巧,体制的冰冷、命运的无常之下,是诸如“两种语言里同一个词汇的相同写法”这样最细微的东西,使得那份看似不可信的温情有了存在的坚实根基。收尾也很漂亮,把蔓延了一整部电影的身份焦虑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收束在一个如此确切的情境里,致敬百亿导演新海诚!
导演以“身份”为出发点,较好的展现了角色的多面性:其根源不仅在于生活的保证,还有两国差异强化下的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两地堆积的情感从联系到趋同,最终化为男主面对真实身份的勇气,还是依靠两国一些方面的共通(邓丽君的歌、荞麦与饸饹、同义的汉字等)。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部真·中日友好电影(而且我没想到的是,促使男主行动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新海诚)
日本演员非常好导演审美太古老
日式温情片,难以共鸣,吕聿来演得不错。
老套却难得的现实关怀,演员都很厉害可惜就是后面想逃避情节剧倾向有点编不下去
其实我蛮喜欢的,我觉得人就应该是这样,复杂,软弱,虚荣,真切。吕聿来好像一直都是演这种蔫蔫的角色来着~
和《至少还有你》这首歌一样温柔的电影,非常有8090年代中日合拍片的感觉。“你的名字?”“我是陈亮。”
对于本片的印象是它曾出现在柏林「美食单元」(这一感觉到神奇的电影节设定),以及还感兴趣吕聿来的时候,发现他拍过这样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片子。普通话、方言、日语交杂之间,外来人士的处境和身份挣扎被点点拼凑;看似慢活细作的荞麦面,却在最后变为冒险。除去最后一点,它的进行几乎有点温吞;没有什么情节,但却留下一点让人回味的余笔。
吕聿来还是继续当演员吧,导演真不适合。
我很喜欢镜头风格
明天,明天我必须去仙霞路吃荞麦面。
7.5它很大程度是靠吕聿来的“惊兔”般的状态撑起来的,这种不稳定的惊恐和远方中式家庭折磨与温暖结合,身份就迷失了,这样的发展路线通常是二元式结局,混沌下去或者找到自己的名字,结尾采取了很俊俏的做法
山形荞麦面!
评论可以说是不堪入目我很喜欢电影的人文关怀也无关国别没有上下的对等关系那种点点渗透建立起的信赖关系怕是只有日本人能拍出其中的意趣语言的“巧合”被用得化境山形乡下真漂亮两个男演员行云流水合作无间的表演是真正的无国界同世界
脑海脑high,电影节的有点无聊
这次做了一次评委,选了这么一个片。这个电影其实一开始我觉得很尴尬,尤其是我不知道导演用一种平行剪辑要做什么,一会将他在日本逃出正式工作去荞麦面餐厅的过程,一会又是他在河南的生活。我在想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吗?我的评委队友说这表明了这么一个人时时刻刻的回忆,对于家乡的回忆。但是如果真的是回忆,如果他很怀念家乡的景象,他或许不会逃跑,他或许一切守法。这个事件的开端的略微有些难以理解。或许来自于日本人假设的刻板的中国人的穷光蛋印象。你作为中国人,跑到日本,有可能黑在那里。不过当藤龙也饰演的老头和这个中国人关系越来越近,故事变得还算好看。我们评委里有个荷兰籍的日本裔,并且会说日语的姑娘。虽然生活十分欧化,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唤回了她的那么一点从自己家庭继承的那么一点点日本的情思。
SBSworldmovie有点莫名其妙…
不太信会有这种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