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多个时下热门话题的大杂烩,从女性的情感独立到欧洲难民问题,再到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障碍,但是焦点却是令人失望地模糊。开头用半小时以三个人物不同视点的重复叙述像是在凑时长,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而好莱坞式的圆满结局又掩盖了更深层的症结问题。
堪称伟大的现代情景语境!安妮·芳婷本世纪最被低估的作品!迄今为止最为高度纯熟的法式情节剧作者,温柔的强大统治力!脱离传统叙事范畴的语言表达方式彻底被流动的肢体样貌覆盖,间于写实主义在日常中提炼个体的审视姿态,如此高超无痕的切入何来平庸之言?有多少创作又能企及这样的高度?走向未来的可能探索,多视点无指向的生活复述,根植于难民政治电影的载体却又走向纯粹的人物塑造,身份权力在凝视中化为泡影,人性的铺陈都成为了虚伪的遮掩!胶着混沌的夜随着戏剧的发酵在城市边缘被封锁禁锢!从而注定走向被局外人误读的开阔场域!一如既往地执着,无愧当代法国作者尊严!维尔日妮无可揣测的面目与环境交融,在深邃的夜场呼啸外熠熠生辉,这是身为演员最大的魅力所在!影迷们啊,你们怎会如此愚蠢以至忽视所有闪光!不要被观影习惯蒙蔽了双眼!
情与法发生冲突后该如何抉择,好片!#70届柏林第九天第三场
故事很常见,处理也很常规,表演很好。
警察的日常,拍得很写实
三条线并没有有机的汇成一个整体,散落在时间线上的日常也跟故事的基调很不搭,最后落脚点居然还是个爱情故事,就很离谱。
VirginieEfira
整个电影幼稚而肤浅,导演想表达的主题太多,却又混杂不清,又有跨种族的恋情,又有人道主义的关怀……且不说正常情况下,警察私自看了一份文件,知道自己押送的要遣返回国的犯人回塔吉克斯坦可能会面临非人的虐待,就决定擅自放他走是否合乎情理,这种廉价的人道主义放在这样一部主题严肃的电影里,几乎就是可笑。电影前半个小时不及主题的各种日常的絮絮叨叨,貌似在为塑造人物和铺陈情节做铺垫,但前戏过长显然不利于故事的展开和快速带观众入戏。在我眼里这是一部导演想法远远高于实力能力的电影,结尾没头没脑的爱心泛滥更是让我坚定的把这个电影钉死在了烂片的行列。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止于语言,即使在同一个屋檐之下床榻之上,依然无法互相理解,可贵的是在某一个瞬间我们还都有人性
几乎是将时下席卷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议题以一个尚算巧妙的文本包装递上,但仍延续芳婷那总是以颇高的概念起步却落得最平庸的一类观察、思考和表达,人物关系编织的影像倒是在一些时刻显现出了全知的宗教色彩,一种凝视与庇护。
要素过多,效果有限
拍得比较写实和生活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麻烦事和想法。但是故事较弱。
就是崩溃到无语和哭泣而沉默着的芸芸众生像,如何释放缓解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力不从心、束手无策啊!大杂烩,只为了维尔日妮·埃菲拉
充满时事背景的选材,无比单调保守的处理。本应是对移民话题和警察执法问题的回响,但最终回到了着力挖掘职业生活之外的复杂私生活/挣扎的老路子上。大家都(或者试图)善良,职业女性情愫都复杂,做事都冲动…均为陈词滥调,把几位主演努力构建的荧屏火花消失殆尽。更糟糕的一件事情是:可能以后很难再对她期待些什么,反倒有种莫名的警戒感。
白左警告
导演本意是好的,就是拍得有点东拼西凑。(V姐穿警服真好看🥵
一个思考,如果我是警察我会怎么做?其次就是欧美的电影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在战争,难民的议题上永远都是白莲花,上帝视角,殊不知是始作俑者
2021年已看014。
在经历三个角度的“日常”后迅速进入了略显虚假的戏剧性情节,导演有意识地将难民角色符号化,似乎是她已经意识到这份同情之居高临下的表现,可最后却还是用一个好莱坞式结局让整部电影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既不合情又不合理。若是能在放人失败一段收尾,也许会好一些。
于平淡中道来现代社会所有阶层各类人种无尽的苦痛,绝望,茫然和压抑。差点被豆瓣评分错过了一部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