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以后,我想看书,我想学习,我想不负此生
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可是联想到他们在浩劫中四散,命运不一,再联想如今大学的氛围和状态,如今之所闻失望透顶的讯息,叹息一声
“办大学就是要民主,自由”。我在想,促成西南联大的因素里,除了优秀的教师之外,是否也有政府的未干预(无暇顾及)。很难想象有这么多影像资料,而且清晰度很高
我之所以热爱那个国破家亡、民族颠沛流离的时代,就是因为乱世之中有一批铮铮铁骨,挺起了中国文化的脊梁。
第一集,以蒋梦麟《西潮》始,以冯友兰《西南联大碑文》终;第二集,以《吴宓日记》始,以闻一多《也许》终;第三集,以沈从文《边城》始,以鹿桥《未央歌》终;第四集,以金岳霖《论道》始,以穆旦《森林之魅》终;第五集,以冯至《昆明往事》始,以冯友兰《西南联大碑文》终。西南联大师生的文字与这段历史融合在了一起。第三集,当《未央歌》的开头在纪录片中被朗诵出来时,当黄舒骏的歌被当做背景,而影像中闪现的是一位位联大的学生时。联大精神,永远未央。
中国群星闪耀时,民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4.5;前三集看得心潮澎湃回肠荡气,当值五星。群星闪耀,大师云集,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荣光年代,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近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从三校合并渊源始,及至抗战白日化,最终返平津,穿插西南联大师生的诸多出镜回忆或文字记录,调用多方影像,资料较详实,配乐动人,但囿于篇幅有限,某些名字的未提殊为遗憾。下午读到巫宁坤文革时收到沈从文的勉励信,在本片中他忆起老师的精神感召,唱起《松花江上》,真是令人泪目,与闻一多遇害前问及窗前竹子、金岳霖重写《论道》、穆旦诗风的转变,都让人无限怀缅昔日文人的铮铮风骨。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真正的乱世佳人。
作为云南人大学在天津上的,熟悉昆明、天津、大连,无数次流连于南开大学及西南联大在云师大的旧址,了解谈不上深刻但还是知道一些情况的。片子刻意回避了某些历史真实,歌功成份较大,全然不提昆华农校等学校为西南联大迁移昆明所作出的牺牲,片子中说校舍“租借”,实际上是省政府下令强制搬离的,更谈不上租金,为了这所伟大名校,昆明的几所普通学校牺牲也蛮大的,不少学生没宿舍都辍学了。此外西南联大教授并非人人都是大师,伪大师也是有的,有些荒唐事还挺多。哎!逝者如斯,就不点名道姓了。
这里曾经存在过的,是真正的浪漫与自由。
这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却用钢铁一般的意志,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热泪盈眶,唏嘘不已。风骨不再,斯文难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西南联大,不能忘记。
一口气看完,前三集很好,真的热泪盈眶,最后一集减一星,央视的纪录片终究没能避免沦为主流宣传片的命运。而且居然都没有讲傅斯年!唯一提到一次傅斯年的名字还是在一张图片里说他搀扶着陈寅恪。5集太短不说,讲述也不够深入,有些流于表面甚至过于美化。但是拍摄手法还是不错的,很有新意,而且配乐真的太棒了。“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一想到他们熬过了这么艰苦的抗战岁月,最后却落得那样的结局,就更难过了。
第三集黄舒骏《未央歌》!!!《未央歌》影视化会不会是有生之年?!
不合适的时间、也不太合适的地点、却能扎堆造就一批时代的精英。这学习氛围,让今天的我等羡慕不已。
一代士人,风骨铮铮;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战火硝烟、奔徙流离中的救亡图存、弦歌不辍,虽然总有战争、饥馑、贫瘠、死亡的阴影环伺左右,但也可见每个人的清白自守、骄傲自持、发愤自强,那是一代人永远的未央之歌。一再感慨那真是一个星光灿烂的时代啊,每个人都值得大书特书,目前的篇幅还是太局限。配乐太动听,每次听到《也许》都要泪眼汪汪。
1948年冬的南京机场,胡适面对三架从北平飞回来却空空如也的飞机时,嚎啕大哭。
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这段历史是看不厌的。
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有些方面避重就轻了(“为国而死”的、死法符合主旋律的花了大篇幅,而一些被国家害死的提都没敢提),看到陈梦家和赵萝蕤年轻时候意气风发的照片,很难过。没上过特别优秀的大学,不好讨论大学,但对现在的大学生并不失望,自古时势造英雄,现在的比如岳姑娘和沈姑娘,多棒呀,还有更多像她们一样的人呢。
时代剧变,风急雨骤;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西南联大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表征着一个民族在面临存亡绝续临界点时,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