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4Moma.有幸遇到导演访谈,还好补充了一些背景说明,不然电影的吸引力不足。
晚上在报告厅看的,导演也在现场,只能说不新颖的题材,不太强的表现力。
形式大于内容,对主角挖掘不太深刻,有些走马观花了。
10年前20岁的藏区青年,年龄跟我一样。看喇嘛踢球、跳舞、看杰克逊、回家、学佛、辩经、做法,小胖子喇嘛跳舞那段太骚了。
保持距离让本片有一种人类学片特质,但三个主角关于梦想的并置有处处充满干预。没啥意思,除去跟拍的坚持可贵
很开心,收到导演的邀请观看到此片。——1年的拍摄周期,3年的剪辑后期,这样的诚意确实是很多中国电影所无法比拟的:导演选择用纪录别人生活的形式,向我们展示3个藏族同胞的生活和梦想;虽然我【二十岁的夏天】与他们有蛮大差异,但异中有同的是,我们的青春都有梦想在绽放。
镜头很美,声音够赞!和现场观众的反应有点不同,没觉得有文化上的距离感。但总觉得主人公与导演有距离感,大约是靠的不够近,待得不够久吧。
今日《何以为家》之后,《罗马》之前的空档,在百老汇二楼偶遇的放映,和这个片子的感觉很像,自然而然的纪录片,一个学画、学藏医、学佛学的三个藏族孩子,在他们二十岁那个夏天,人生将要走下去的重要岔路口上,稀松平常的一段时光,面对镜头的从容、尴尬、沉默…都叫人舒服。暗里逆着光的金边儿特写,又好似平淡里撒发的神性。除了看见他们,也看见了和被旅游过度开发过的藏区完全不同的样子。
二十岁那年的夏天~
今年认识了余姐姐。她给我看她的片子,我承认我不会说话,看完给她的评价是节奏太慢了。其实片子很棒,沉静的记录三个少年的梦想~喜欢关注藏地人文片子,自认已是半个藏人。http://tv.sohu.com/20120221/n335421879.shtml
看到嘎玛和同学辩经说到“你看到的一壶水和意念中的一壶水是不是一样”的时候,对佛学院才有了除名字之外的二次理解。
开始有零碎和压抑的感觉,后面偶有打动人的地方,特别是一些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