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民族大团结(1950)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吴本立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国庆纪念日,中央人民政府邀请了各兄弟民族的代表来京参加这个伟大节日的庆祝典礼。为了纪录这个瞬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纪录片《中国民族大团结》。 34岁的青年摄影师吴立本担任了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当时的他已经凭借《百万雄师下江南》(1949)、《开国大典》(1949)等纪录片在新中国电影界崭露头角。 影片讲述了各兄弟民族的代表们从遥远的边疆来到首都北京,接受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代表们也把带来的礼品敬献给毛主席。国庆前夜,毛主席举行盛大的宴会宴请各族代表们,共庆中国民族大团结和世界人民大团结。第二天,代表们参加了国庆大典活动和首都人民举行的各民族联欢活动。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后第一部表现各民族团结友爱的纪录片,今天,几乎当时参与摄制本片的工作人员都已经离开了我们。这部纪录片的珍贵性,也因其年代......

-
- 主演:
- 类型:
- 戏曲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3
- 简介:
- 理解编剧和制作方的初衷,想用一种家常而贴近现实的手法来刻画基层民警的艰难,但是编剧对于生活案例的堆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首先,堆砌了太多社会负面的情绪,但是又没有将这种情绪给出适当的排解方法,反而在这些案例里警方的束手无策和委屈,并不会加深观众对于警方的体谅,却进一步加深了作为执法者并不能保守法制底线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吃亏的都是老实人,要获利就得撒泼打滚的错误观念。其次,用家庭矛盾的伦理来软化执法底线的手法,表面上看是把角色柔化了,实质上是拉低了剧情的档次——尤其是里面很多婆妈伦理剧的手法加入,并没有把角色显得人性化,反而把角色和事态弄得犹豫拖沓,并没有达到人性化执法的原始目的,反而彻底打破了执法民警用法律条规做规则最后守护者的该有形象!...
- 评论:
- 剧是好剧,偏偏赶在了我对基层最逆反的时候上。警察很不容易,每天不是在被刁民刁难就是在委屈自己调解刁民纷争,甚至还要给老流氓募捐治病。对于一个被关了三个月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很难感动,只觉得在看平行世界的故事
- 影帝就是影帝,王景春演的很好,宁理演的很好,赵阳演的很好,齐奎演的很好,老中青,老带新,这才是演员的职业素养,新生代演员好好学习继续成长,带来好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