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影片已经不可以从电影层面去评判,当你知道是马浚伟的亲身经历改编,当你同样比同龄人经历过了至亲死别,当你在她离世之后不断自责、追悔、懊恼、抑郁、冲淡、平和、走了下去,你才能对这样的影像共鸣与共情。PS,片中一再响起的男声插曲,是叶德娴的《赤子》,用在她演过的剧《纵横四海》母亲自刎那一集,这支曲子竟然在这部电影里重逢相遇,更贴合地诠释了“母子”主题。
boring不能引起没有类似经历的人的共鸣电影元素太多太杂了
但凡是有感情的親人,無論是在病痛中的漫長告別,還是死亡突至來不及道別,那種失落和痛苦都是無法做好預判和情緒管理的。前些年我長期受糖尿病困擾的外婆查出乳房有腫塊,曾經嘗試過跟外婆溝通要不要做活檢的我知道,你不能動用親人對你的愛和信任去勸說和誘導,甚至是逼她去做她自認為沒有把握的事,假如風險太高避免不了最壞的結果,愧疚和痛苦會成倍地糾纏著你,你越愛對方就越不肯放過自己。外婆所幸目前一切安好,但這些事至今都能令我哭得難以自抑。如今我總是隔三差五回去陪外公外婆,也是因為知道,有些陪伴等不及我們「終於有時間」。但精神科醫生的設定還是一如既往地令人無語,撲面而來的不專業感,哪怕說是病人臆想出來,我也相信。經過這兩年,人確實是更眼淺了,生離死別總是能令我哭崩。
这是马导一部很私人的电影,如果我看的是舞台剧版,应该会哭的更夸张。从舞台剧搬到大荧幕,对于这个故事而言,显然是被削弱了很多,虽然故事简单俗套,但母子的题材对于我而言永远都是泪点。马浚伟从演员晋升为编导演全能的艺人,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可想而知,起码在这部作品里,他对于母亲的感情有了自我表达,应该也可以适当地放下。
精神科医生不能这样介入患者生活的,拜托编剧了解一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都这样了。
冲着顾美华看的,但真的太让人失望了
非常触动,也非常感动!马导演真人真事改编!爱要及时,放下过去,关心身边人,关心情绪病患者,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整个就一妈宝男的自我修养!好久没有打一星了。全程尬。不是我没有感情,是这电影过度消费的亲情。看标签有一个“导演亲身经历”,好吧,想表达的我都明白,只不过你用力太猛了适得其反。
理解是主创的亲身经历,花费很多心血想去拍好。但是拖沓的电视剧苦情戏码,真的不好看。
感情戏酝酿充沛,动人,不可倍速,好片,值得一看!
真情感加一星。
#电影_生前约死后#他曾是鹿鼎记中意气风发的小玄子,也曾是多才而又深情的曹植。而如今的他以自己的真实故事自编自导自演这部名叫生前约死后的电影,用真挚的感情带给观众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就是@馬浚偉
母爱是很感人的,最后顾美华出来说阿妈怎么还会有假吗,特别的打动人,马浚伟还是放进了太多东西,幻想这个情节完全不用,反而模糊了要表达的情感,有顾美华这样的好演员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对戏都是动人的,片尾曲是当年马浚伟自己创作的给妈妈的倦,依旧很动听。
接受离开,学会告别,是人生的路
马浚伟状态太好了,但是故事主线仅仅是一种情感,实在平庸无趣。
沉重了点
本片改編於馬浚偉自身真實經歷,並在已有舞檯劇劇本基礎上進行改編。只是馬浚偉是首次執導,亦是電視藝員出身,在拍攝之時仍然不知覺帶著電視思維去創作,務求煽動觀眾情緒,加入不少戲劇轉折和幻想情節,卻未能好好協調氣氛的轉換,甚是可惜。
癌症病房那段还是蛮有生活的,那真的是另外一个世界,女主的戏份实在是有点多余
相见不如怀念,做演员做久了都会有点野心。
没有一些生活经历的估计看不下去,没有一定年岁的估计看了也没什么感觉。剪得有点碎,没看介绍直接看片的,开头会以为是惊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