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期间,87师、88师、教导总队的长官王敬久、桂永清丢弃部队逃跑了,国军第72军军长兼88师师长孙元良(本片主演秦汉之父,秦汉本名孙祥钟)没来得及跑出城就躲到妓院里,156师师长李江用绑腿布扎成绳索从城墙上溜下去逃跑了,以上这几支部队向日军集体缴械投降的官兵超过六万人!日军攻陷南京后,光是缴获的德国造地雷就超过一万枚,其他武器弹药和装备不计其数!
小时候看过的,大家高高兴兴排队去剧院结果看完大家都无语了。。。
这是小学时看过的一部电影没想到过了这么长时间还能依旧较为清晰地记得当时仅作为泛泛的爱国主义教育观展主旋律电影之一如今想来确实有着别样的感受
狂犬疫苗对倭寇来说药效还不够,他们发起狂来连自己人都杀。南京人民对东京人民却显示出了足够的大度和包容。
小学看的,记忆犹新的是两个镜头:日本兵的杀人比赛,有外国人保护的安全区被冲破。我当时没把它当作电影看,心里的那种沉重压得我好难受
主旋律的戏份实在是太生硬,90年代的声音、配音方面都有明显的缺陷,电影里拍得最好也是最令人心痛的还是第三幕的夜袭,光影交错中,没有配乐,只有无法想象的痛苦与无力。
书琴:老先生,现在南京情况越来越紧张,我看,你是不是带珍珍先到城外去?老进士:我不走。日本人不就是倭寇吗?书琴:可是他们攻打南京是有充分准备的。老进士:南京是什么地方啊?是六朝古都!是大明洪武皇帝开国奠基的地方,怎么能容得他们来狂轰滥炸呢?我不走,我是前朝科举进士,皇上殿试第三名,日本人来了,他蒋委员长可以走,我就不走,我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啊。
场面调度和镜头都是不错的,唯一值得改进的就是演员的表演层次,把细节抠一抠八分没问题。日本人的仇是民族性的,是不能抹杀的,也是无法遗忘的,这需要每一代进行教育和铭记,遗忘历史就是对先烈们的背叛。剧本特地安排了一个日本女人和中国男人的婚姻来缓和中日仇恨的政治氛围,试图把一切归罪于日本政府,只是什么样的民族才能诞生什么样的政府。日本子和日本政府之间不能脱钩,这是他们的民族性。二战以后相比于德国人的自我忏悔,日本人不知悔改,更与中国、韩国等被侵略国家狡辩,态度蛮横,这样一个连人道主义都没有的民族,其卑劣性可想而知。导演用中日婚姻来缓和人民矛盾,这大概是许多网友打三星的原因。我们向往和平和友好,可对日本人当年所干事情需要铭记,也需提防这个民族卷土重来。好的日本人是有,但单一个体不能否定其民族劣根性。
有点儿纪录片的感觉,几乎所有直接的战争镜头和烧杀抢掠都在晃动中像是多重曝光一样,好像既残酷又不忍的心情。人很少,散场静,个别掌声多余;观影情绪稳定,骑上车被风一吹,一股巨浪涌上来,一路哭着回去,脑中回放那个诺亚方舟般的结尾:名叫南京的中日混血新生儿被幸存的中国军人带出了围城。
为啥子要让我们还那么小的时候看这些?
我才想起我看过这部电影,当时真的是看流泪了,恨死小日本!
南京南京后遂想起这部电影,记忆中已是如此模糊,电影无法承载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记忆之重。
小学的时候看的电影,只记得看完后异常痛恨日本人!虽然现在对日本抱有无可消除的心理芥蒂,但也终于意识到该痛恨的是战争、是泯灭掉的人性,而非全体日本人和日本文化。早上在翻《金陵十三钗》,却还是没敢细看,去南京,我怎么都不敢去大屠杀纪念馆,心理实在受不了。
小时候看的,那时候还不知道刘若英是谁,但还是被日本人吓到了……
去年看完没被里面那个小儿子气死!战争年代七八岁这个年纪足可以照顾姐姐妈妈了,完全是半个小男子汉。平常在家关起门日语说得溜啊,被日本兵逮到明明听懂了是在问他年纪,顿了顿还用中文回答,不会配合下妈妈的极力掩饰吗,他全家人最后那样悲惨的结局全都是因为这个熊孩子!
电影已经很克制了,真实的历史比这血腥残酷百倍,每个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
吓死我了555555555555
1.片中群众演员人数多到让我惊叹,比如:刘老师教《静夜思》的段落,“大家安静”的那个长镜头,大全景里有一大片人听到飞机引擎声仰望天空;战争爆发后,日军将人民群众驱赶集结然后大屠杀的场面也因此拍得更加写实残暴;2.“孩子······名字······就叫······南京”。3.…在一个多月时间裡,侵华日军通过各种手段,对居留南京的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实行大规模屠杀,集体屠杀共28案19万馀人,分散屠杀共858案15万馀人,被杀人数总计达30万人以上。…
2014年12月13日晚18时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首个中国国家公祭日。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元旦,学校组织我们看这部电影,安排之愚蠢,连班主任都有了意见:哪有大新年的让孩子们看这种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