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搞事情啊,一个贺岁短广都要配置这样的豪华阵容,但豪华之外,更多是气质上的契合,导演许鞍华对年代/家庭的影像捕捉实力,老戏骨金士杰和新生代影后春夏各自的独特魅力,用年味的“福”字串起三代人的生活,尽管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架构,也完全可以在这个年味愈浓的时期打动不少归乡人。它所传达的情感主题内核,也是我们过去和现在所期望的——家人相聚,那就是“福”。
1983年,全国出国留学总人数2633人,英语首次成为中考科目。请问:这位北大荒的娃,是从哪里学到一口流利的英文,并挤掉众多权贵子弟的名额,顺利拿到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
这么豪华的卡司,出来的内容还不及隔壁那只猪。★★
三代人,几十年,一条回家的路。在来来往往的过程中,这七里地见证了家庭从贫穷到富有,而温暖始终不变。而将贴福字和扫福字两个行为结合在一起也很巧妙,其实过年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啊。
导演麻烦给大噶伙整个真正的东北银。别演员一开口,观众就出戏。金士杰演技再好,不是搁这里用的。
同样是广告宣传片,人家许鞍华拍的比“佩奇”更见濡湿、克制、家常、有烟火气。
强行嵌套
这是一篇许大奶奶也写不好的命题作文……
说实话,这片还真没有佩奇社会。佩奇里的老爷子表演起码有点力度,这片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要是我爷爷在美国住着豪宅,我还住在车都开不进的山坳坳里,完了还得接待有钱堂姐来过农家乐,那我这个年绝对不会过得开心的……
典型的乙方向甲方妥协的商业广告片,甚至都能想象得到,甲方一定重点标记“五福”的字样要求。虽然打着温情的牌,但你还是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故事里情感与呈现上的巨大割裂。与其这样,将商业关键词从头到尾的融入故事里,倒不如讲一个温馨的故事,最后收尾的时候画龙点睛,这岂非更好。所以,从这点来看,同样是带着商业属性的短片,《啥是佩奇》就比这个短片高明不少。2.8
读录取通知书那段真戳到了
许鞍华太认真了,大过年的,把扫五福的开心活动拍的这么煽情,有点想哭。
弹幕有人说“跟佩奇没法比”哈哈
和《啥是佩奇》完全相反,内容平庸+植入生硬,既没有打动人也没有传达好品牌信息。
很温馨的片子,有种央视纪录片的感觉。有你的地方,就有“福”。家人健康,世界和平,感谢主办方的美好祝愿。还是有个疑问,找一个傻白甜记者和高富帅外国人来为支付宝站台是什么鬼?
金士杰是哪的口音啊?分分钟出戏。差不多百事可乐年货广告的水平。
我认为比陈可辛那部好,可能就好在那份冰天雪地里的滋滋作响,温情有着落。人生在世都愿福能长聚,“一口田不点”,沧桑几代人。短短九分钟,却代入感十足,历史的纵深和家庭的温暖,寥寥几笔,不事雕琢。片尾曲换成刘欢的《家园》,还能提高一个档次。小广告片能拍成这样,挺好。
证明了文艺片和广告根本有别。
只能说支付宝为了集福也是蛮拼的…可惜这阵容,不过想起攻守道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