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的本子。太节烈,不像历史的王昭君,而活下去比死更难。布景没大场面,纯写意了,如长城……人物来来去去,一上一下,很戏曲,加上有唱词。里面最好的一幕是出塞别父母,后面太大义凛然了,那一段,她还是有怨的。所以“少学文章多习武,莫作文臣作武臣。武将操戈能杀敌,文官无计只和亲。”
毛延寿竟然可以把忠臣藏高家吉良与封神榜阐教申公豹的主营业务一网打尽!没法不喧宾夺主抢戏成功。但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一个被虚构的宫廷画师主导了历史进程,而在于蒙蔽圣听这档事,盼幸宫怨与瞒报战事、赈灾徇私之类的确有所不同,其封建局限性始终过于强烈,就算王昭君没被丑画一进宫门即被恩宠又当如何?帝妃恩爱再如胶似漆也很难引起现代观众的共情!从这个角度上说马致远的戏剧强化版未必敌得过后汉书·南匈奴传中的简单叙述:“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也就是由于入宫很长时间,却一直未得到皇上召见的机会,因而心生悲怨,于是决定出塞。……没有多情的皇帝,更没有阴毒的画师,纯粹姐姐我自觉不爽,必须要换个活法!
老政治正确老极端民族主义了~
2018-07-14,棚景与同年的深宫怨共为港产片之巅峰,有生气不呆,风来明清宫廷五彩,起水纹挟云气,不似当今工业假,侯导聂隐娘实景也没这种灵动。翰祥野心至此,容邵氏不得了;林黛后面的妆容五官立体感突出,施上白粉,柔光加仰拍,悦目;朱牧居然可以演王龙这样的角色;欧阳莎菲四十岁演小家碧玉仍有风姿,文秀是一出山就是老太太了;翰祥夫人最后的银幕亮相;李英长相是大一号的杨群
林黛演什么像什么人的妈。李翰祥拍戏节奏可真棒啊。
李翰祥离开邵氏前最后一部作品,依旧有才华,依旧风格混淆,甚至美工服装,有水袖、有百褶裙。
对原有故事改编了,把毛延寿刻画成奸臣,匈奴、汉朝两国平起战争是因为王昭君?林黛的王昭君扮相很美,赵雷的皇帝扮相很柔弱,镜头的运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林黛好丑啊,跟个江姐似得~
其实还挺喜欢黄梅调的,林黛刚出场时觉得她真不怎么好看还太老了,但看到她要去和亲时换了一个造型,忽然就get到了一点。就是剧情太扯了,全程把单于念成鳝鱼也是过于出戏,还有塞外到底哪来的滚滚江水啊!
看到第24分钟,发现剧情是按野史拍的,不是正史。看完全片才明白这是导演在表达在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中,不能直抒的胸意。不能再多说了,再多就剧透了。总之,这是1964年香港上映的老电影。自己体会一下吧~
............
再次为美工折服,林黛前期确实有些憔悴,但后期改装之后犹如明珠生晕。这个故事框架取的是汉宫秋,如果觉得雷的话不妨骂马致远,反正文人自古就爱瞎扯,比如白居易,说杨玉环,扯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汉皇呢。毛延寿的无耻在同期中算的上是顶顶精彩,导编应该都亲眼见过,才写的如此栩栩如生,现在的小人使起绊子来也是相同的套路,太阳下无新鲜事。林黛三段抒情都太好了,李隽青真让人刮目相看。当然,最终荣耀归于导演。PS单于是井淼爷爷配的,可怜他现在还hold不住这种大佬角色,如果是70年代他直接上就妥妥了。
有时候我总感觉李翰祥在糟蹋经典,这个和《杨贵妃》是典型。
故事本身单薄了
黄梅调挺好听的,李瀚祥大导的画面掌控能力也很强,可怎么把王昭君改成孟姜女的结局了?匈奴哪来的大江?编剧地理知识得有多欠缺呀?
林黛生得大义凛然,一看就是忠良之后。
改编自元杂剧《汉宫秋》,这突兀的昭君结局要怪马致远,李导无非照拍出来而已。从画像起,到出塞止,没有昭君历史中的后半生,情节偏少,依靠很多段黄梅调唱词填充。主要人物就只汉皇、昭君和毛延寿、匈奴单于几人,有很强的传统戏曲感。前半在后宫中布景看起来还行,到后半出塞,匈奴没有宫殿要表现外景就暴露邵氏影棚的短板。昭君遣散侍女时说”回汉朝“也不太对,至少要说”回大汉“吧,编导在这点上都忽略了常识。
赵雷演的汉元帝有胡子,不如宁采臣帅;林黛的遗作之一。人物太简单,虽有赵雷,可收可不收
黄梅调匈奴舞和毛延寿的绘画局部特写很有趣。林黛简直东方伊丽莎白泰勒啊,哪里不美,大家未免太挑剔了。
李大导四大美人系列之王昭君,服化道依然考究,不过昭君出塞离别亲人时那一身有点惊悚,以为是非洲部落酋长夫人,又像是埃及女王出巡罗马。“单于”全集没有一个角色读对的,变读成“鳝鱼”。鳝鱼长鳝鱼短的,非常不习惯。还好,“阏氏”读对了,至少没读成“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