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比厅看的整个人低音都在抖,好听的,讲的乱糟糟的但是好听的
看得我全程问号,这是什么还不如社区活动中心的出品?!整个叙事充满了编剧的自我感动(写出“信使变信息”美死你了😅),无逻辑无主线无高潮无深度无批判,所有角色(如果算角色的话)都面目模糊,BM更是变成一位单纯到傻逼的弥赛亚…靠爱BM是写不好剧本的,侬晓得伐?音乐的出现并不帮助叙事,镜头处理就是最大流的商业拍法,真在座各位都是垃圾呗😅…歌是真好,可歌是BM的,我干嘛不直接听BM的歌看BM的纪录片呢?P.S.牙买加口音是真听不明白,片中那位伦敦唱片商问出全体观众的心声,“你再说一遍行不?”🙂
Rita说I’mawifeandasoldier,继《婚姻故事》《坠楼死亡的剖析》之后,又看到了一段极具爆发力的夫妻争吵。电影比较流水账剪得也很碎,雷鬼音乐真是让人快乐的音乐。
一生挚爱
去过trenchtown和gongrecord,更在各第三世界国家听到人们哼唱everylittlethinggonnebealright,可见这位被评为“全球第二帅黑人”的魅力。在这些年大面积上映的音乐传记片中,这部做到了既要又要还要,即既聚焦了从1976年被刺未遂到1981年去世前最辉煌的艺术人生,又不断闪回了童年时光,还通过一直挂在嘴边的拉斯塔法利传播着黑基督信仰,叙事和音乐的平衡也做得比火箭人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出色。
不如给我放一场bobmarley的现场
☕️🤌🏾
因为歌实在好听,我原谅我自己听不懂这牙买加英英了。当作超长mv看不错,故事没很深也尽量撇去了乱世的残酷。制作人竟然是布拉德皮特…?
也太差了我很少有电影看得不耐烦。首先就这口音我真的从头到尾怀疑他们讲的是英语吗。然后叙事很差,本来口音就听不懂,他东拍一点西拍一点根本没有一个主线,一会是daddyissue一会是爱与和平一会又和妻子吵架(由于我对黑色人种实在太脸盲,我甚至没搞懂那个是不是妻子)。最后演员演得太讨厌了,上座率这么高我想Bob应该还是挺多粉丝的,但就这演员一副臭脸样和爱与和平到底有什么关系啊!总结就是不如给我放个演唱会现场。在Hackney的Riocinema看的,是个很老的厅,好多年轻亚逼。
太烂了流水账amc
演员是真帅,电影是真难看,其实对剧情本来就没有期待,抱着听歌的想法来看,但是唱一半想起自己是部电影,赶紧插进一段无聊剧情,还不如完整放完一首歌。
音乐好听的
音乐五颗星,电影嘛。。。就。。。就那么回事儿。另外,吉米克里夫给整哪了?
兴许是想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吧,把鲍勃马利的和平音乐会作为串联全片的事件,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故事了。
8/10。对于我这个不了解任何BobMarley生平的人来说还挺好看的,尤其和《波西米亚狂想曲》相比,仅有的几次演唱会段落只是零零展示,不当成奇观甚至电影高潮去朝圣膜拜,包括对于BobMarley的生平选择也是一样,不刻意选择生涯起点为电影起点、死亡为电影结局。电影重点应该还是放在了后殖民的语境上:放弃追寻虚无缥缈的白人父亲,穿过雾气中的草地,熊熊燃烧的大地之上,终于明白自己是这片土地的孩子。和电影里的BobMarley一样,我也控制不住地在回想那一声枪响,itseemstomeanmorethanIthought.
以前只知道他的歌曲很有名。但是从来都不曾了解过他的歌曲对于牙买加乃至整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电影本身一般。但是我意外的很喜欢男主,虽然和鲍勃本人长相差距有点大,但是一副娃娃脸看着还挺友善,和蔼。故事整体上,跟近几年音乐人电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能了解到关于这个伟大歌手的更多人生细节。仅凭这一点,对值得五星
过于公式化主演过于帅气
[AMC]歌好听。摄影,RobertElswit,我要收藏这位cinematographer(或者调色师)!但故事太,闷,了。真实故事改编,但这一定不是上帝最新颖的故事,中途快要睡着了。影片除了妻子这个角色塑造得还不错,其他人,甚至包括主角,都好无聊啊。既然是音乐片,歌能不能多一点,比如最后一场演唱会,怎么可以不至少示意性质地放首歌就结束了?
不断的插叙没有补足情绪,反而打乱节奏,我觉得问题的本质在于插叙的内容跟角色当下的戏剧性转变关联性不大。音乐的引入也不够精彩,此类音乐人的传记片往往可以让歌曲成为一场戏中角色转变的预示或冲突解决的办法,但此片中这两种技法都运用得不够成熟,就比如ThreeLittleBird这首歌用得就有点廉价,只为了烘托激昂的氛围。最大的问题也许是第三幕高潮的情绪释放不够彻底——演唱会居然不唱歌。这既没能营造出导演想要的干净利落而余韵悠长的结尾,又没能进行一次属于乐迷的音乐狂欢,属实可惜。
这碎片的电影还不如直接来场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