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情节的展现消解了战争的严酷性,造成艺术性的割裂,现在看新生婴儿的隐喻略微粗糙。但战争部分的展现依然动人,这是真正的战争,是一战后普遍消解了英雄主义的战争:连绵不断的大雨、阴冷潮湿的战壕、战士们插科打诨的消遣、以及零星、狼狈的突袭,所有的意义都被消解,士兵就像工厂工人,现代主义的荒谬将他们抛向漫无边际的虚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片继承的是一战后成长起来的英美文艺叙事传统,可惜这一传统尚未发芽就被扼杀。
南方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友的情书,军博里的哭诉,三个三等功和五十块钱,几近发疯的战友,归途中牺牲的小战士,战争遗腹子,漫山遍野的墓碑。。。第五代周晓文当年没有公映的真正处女作。手法上用了一种看似闪回实际是在未来发生的事情的叙事方法。
勉强及格。苦难军旅,一无所获。周晓文处女作,据说从未上映过。编剧是大决战系列的李平分。叙事两条线并行:猫耳洞的前线对峙,军人洪宇宙返回后方找战友遗孀岳红处理战友遗腹子。猫耳洞部分有大量凝视性质的镜头,静静看着这些无名无姓的战士修战壕、接补给、洗雨水澡,他们身着短裤,在墙上画着中国地图的洞穴里受炎热的煎熬,似乎透出某种怀疑,另一方面这个小小的男性世界又充斥着周晓文乐于表现的男性力量感,他们期待着新生的儿子。而在岳红这条线里,洪宇宙出于现实劝说她打掉孩子,后来可能见识了堕胎手术的残忍转而改变主意,这个对女性身体戕害的意向在军博里的那场质问达到高潮——岳红作为军属愤怒的追问战争的意义。最后洪、岳二人扫墓的戏就画蛇添足了,可能编导想把怀疑硬拗成单纯的祭奠。摄影风格强烈,充分体现第五代所谓探索性
[想看2009-05-06]传说中拍完就被封存的神片居然有了个赌场字幕版在线也是……百闻不如一见,故事其实就是个对越版的《上甘岭》(守猫耳洞/送补给,狗正好对应《上甘岭》的小松鼠),比较写实,亮点是叙事结构,看似闪回的段落其实是预叙;另有一段军事博物馆里的剪辑很有意思。能直面谈战争中的精神创伤、性压抑和士气低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跟《雷场相思树》也算是鲜明对比),和周晓文后来的《青春无悔》(主要讲战争PTSD)连起来看就对了。摄影很强调人体的造型感,可能有参考《一个和八个》。
一班长:82照明弹。小顾:嗯……22秒。一班长:爆破筒。小顾:6秒。一班长:66式定向地雷。小顾:嗯……8到15秒。一班长:52手榴弹。小顾:3.8到4秒。不知名战友:光荣弹呢?小顾:没秒,一拉就炸。(众人安静)一班长:瞧你们这熊样,炸就炸呗,该死脚朝上!副连长:都朝上,谁来守洞子?一班长:那就再上呗,反正,像我们这号人……(副连长拿烟堵上一班长的嘴)
电影剧情不怎么喜欢,但是这个题材值得鼓励。
真实的战斗细节,不同花色的迷彩服,两个弹夹用胶带粘起
不知为何,这样写实的作品偏偏要禁。兴许正是庆祝中越友谊的时候吧。这一段只在父辈的描述中出现过,属于伤痕文学。
“他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他们的事业中。”本来是为了看《1950他们正年轻》结果不小心点错了就开始看起来,直到见多识广的妈妈提醒说感觉环境背景不太对,仔细检查才知道这是对越战争而非抗美援朝……实验性的艺术探索体现在当时还算新颖的蒙太奇手法和双线并行,以及以遍地残损的玩具隐喻战场惨状、以天空中的白色风筝群中唯一红风筝隐喻死去的战友、以医院一桶惨不忍睹的流产秽物让人想起战争的后遗症……很写实很简洁很有力。特别敬佩那时候的演员,下雨天该脱衣服就脱,穿着脏兮兮的裤衩,浑身是汗嘴唇干裂,在泥水里打滚,舔石头上的水渍,打死一条活生生的蛇……什么动作都拍得如同纪录片,相比之下四十年后的电影演员真该自惭形秽。
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对越自卫反击战背景,现在属于禁片!镜头语言和摄影风格犀利,战时“猫耳洞”内闷热潮湿的艰苦条件接近写实,演员们也非常敬业!战争残酷,送物资的军人,背着孩子的越南女战士,炮火下的秦腔等等,这样的情节现在的电影几乎看不到了!男主洪宇宙是央视《三国演义》里扮演周瑜的,DT蓝光修复版很出色,可惜关于影片的资料很少,豆瓣也无评分!
这么一比较高山上的花环真的是那个时代的大片了,此片不难找互联网有,幸亏我们是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不然根本看不到此片,世人只记得打了一个月的对越反击战不知道两山轮战打了10年之久本片的故事就是这个背景下进行的
值得看!
这片子应该是两山轮战的背景,不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看得想哭!
对越反击战的题材太少了,这部真的很真实!但片源甚少,这样的影片才应该多看啊!
那年,他们正年轻。十七八九的少年,义无反顾。
战壕才是战场的99%
致敬人民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很真实的战争电影,那个时候战争才打完,实地去拍摄的,真心不容易。
很失望,本来按照继承自苏联和毛时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可以拍的惊心动魄,然而却偏要学习西方“现代”电影拍摄方法东一段西一段。最严重的是洞内光线昏暗,一场看下来都不知道有几个演员。本想夸夸战斗场面,可是无端加入的小孩和妇女完全不符合事实更过分的是特有的八十年代风格的政治恶意隐喻,这一系列的恶毒隐喻将在电影上映几年后引发灾难性后果
中越边境的两山轮战,拍出了那场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