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子役的灾难级演技毁了全片我要是Gloria早把这小逼崽扔了/SIFF第1场
各方面来说都像是卡萨维茨最平庸的一部了,漂亮的开头给了太大的期待。最大的问题在于情感的延续性,卡萨维茨的调度是高度依赖于即兴表演的,因而摄影机对瞬时的、神经质或歇斯底里式的情感冲击之张弛与把握非常到位,然而对于一个类型故事片所需要的精准、高效而又完备的“羁绊构建”以及过程中一系列大趋势不变的起伏变化来说——不仅死板得屈才,而且整个过程也是存在断裂的。
原来这个杀手不太冷也不是“原创”!卡萨维茨拍城市拍得太好了,体育场的一瞥,公共交通的不停出现【公交车,出租车,地铁】,背景人群自然入镜,疏离感从头贯彻到尾。反倒故事上稍微差点,女性主义的凸显【没有家庭,没有孩子】与“母子”关系对回归传统女性形象的表现之间的矛盾没有极具有力的刻画。
看过女煞葛洛莉后,你会觉得拍出杀手莱昂的吕克贝松并不是那么伟大,或者说,他之所以那么伟大,是因为他站在了约翰卡索维茨的肩膀上
很惊讶看到这争议卷土重来,想起来也曾看过这电影,顺手补个短评。首先,这绝非什么“被遗忘的无名电影”。如果硬要将二者相比较,本作更加贴近现实、慌乱、有清楚的逻辑和情感变化(不管大人还是小孩)。而Leon更近似于一个符号,情节或情感的变化都是静默无声的,女孩的能动性远比男孩更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言外之意”,很容易理解后者为何更容易成为一个文化图腾,且细腻和成熟度是都要高一个档次。在我看来,二者最相似的只是画面调性。但“抄袭”还是“致敬”?我不回答这个问题。
这毫无疑问是卡索维茨的电影,那个长相微笑都和自己神似的小男孩,还有自己的、我们的女神罗兰兹主演。但这又是最不卡索维茨的电影。我所期待那种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最真实的美丑,取而代之是戏剧性的虚构。不断上下楼梯和换乘交通工具的生死逃亡,也远没有仅在卧室里一男一女间的争吵充满紧张。
对贝松影响肯定很大
用生活流的写实手法讲述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效果美妙,异常好看,比后来者《杀手莱昂》耐看。大概昆汀也从卡萨维茨的作品里汲取了不少创作灵感吧。
另一种这个杀手不太冷,不过gena的角色则更生活也更无力,甚至保护孩子,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只能不断躲起来
美国帮派得以苟延残喘到今时今日真是个奇迹,家族成员都是靠领政府救济活命的对吧;美国的警力就更弱,或许电视通缉和市区开枪这些小问题都不屑一顾,可竟让敬老院式的好好先生们对追踪定位屡屡得手,又未免太过松懈;最后,感谢卡索维茨给傻逼观众带来了一出笑点诡异又装腔作势的反类型极致观影体验
第37分钟葛洛莉拔枪怒射灭了一车人一个年华老去的暮年女杀手和小崽子的蹩脚逃亡你赢不了体制的
影史第一次看约翰·卡萨维茨,影像风格非常迷人。女杀手与小男孩在城市之间辗转逃亡,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相互羁绊而滋生感情,是同时具有冷酷与温情的电影。林青霞在《重庆森林》的造型就像Gloria一样。
“你是我的家人,你是我的妈妈,你是我的爸爸,你甚至是我的朋友,你还是我的女朋友。”当然比不上马蒂达那一句,“遇见你以后我的胃再也不疼了。”但卡索维茨镜下的城市永远那么美,不论是逼仄的餐厅厨房过道,还是已然衰老的街道,都太过撩拨动人。吉娜罗兰兹神经质的美是极致的女性美。
3.5,卡萨维蒂在类型表象之下建立其纽约-匹兹堡的美国城市泛散步,如同早先时期的街头独立电影质感,Phil的存在有别于父权复兴或吕克·贝松的新纯洁主义。他的表白,他在旅馆房间之中的裸体都展现了对于犯罪片中成熟的,情圣般的男主角的滑稽戏仿,也因而注定了与吉娜·罗兰兹饰演的Gloria总是在拟母子-拟恋人之间不定,无法穷尽任何其中任何,在某种程度上,《女煞格洛莉》中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俄狄浦斯从潜意识渗入意识,又因为免于伦理也免于性爱的实体化(衰减为一个姿势)变得无害,被默许;或者说,罗兰兹以表演为主导的传统被取消了,仅仅成为了一个除酷之外别无他物的空洞形象——正如同影片取消了纽约多种族社区的实际特征。phil波多黎各裔的身份以及英语苦手的设定被我们实际听到的美式英语——纽约的世界语所取代。
这种老片的戏剧冲突远远不够,谁翻译的女煞二字,完全名不符实。那年代塞到裤子里的男装花衬衫丑爆了也土爆了,从猫王开始就显得脖子短屁股翘,小男孩的脸明明挺可爱,愣是打扮丑了。
卡萨维茨倒数第3作,与路易·马勒的[大西洋城]一并摘得1980威尼斯金狮奖,一次犯罪类型片的胜利。1.卡萨维茨作品中张力最强、扣人心弦的电影,讲述一个自己与家族都与黑手党有交集的女杀手的觉醒与无尽的逃亡,吉娜·罗兰兹的表演又一次让人敬佩无比,性情复杂充满矛盾,惊惶不安与果敢镇静兼具,她与家人丧亡无路可退的男孩间的关系也是时近时远,曲折波动。2.女主角造型便是[重庆森林]里戴墨镜披金色假发穿卡其色风衣的林青霞的原型,男女主的关系与处境则被吕克·贝松移植改编为[这个杀手不太冷],只是男女身份位置互换了。3.整体上相当不卡萨维茨,不再狂躁即兴,少用粗粝、虚焦、晃抖的摄影,但间或出现的面庞特写、快速运镜与开放式构图仍是老卡笔触。4.几次快速移动的影像转场。5.萨克斯配乐极佳。6.墓地的告别仪式与惊喜的温情结尾。(9.0/10)
中间略拖沓,但丝毫不影响进入我的年度十佳复赛。开头结尾尤其撩人。小男孩的表演是一个奇迹。介于经典和蹩脚之间的奇迹。
7/10。动作戏枯燥,开头父亲反复看门眼外面的情况、葛洛莉前来邻居家接走小孩、黑手党部署这几条线加以运转,未能体现出复杂剪辑模式的熟练运用,之后灭门案的一枪爆窗让刺激场面消失得太快,中间掏枪制止追兵带走人和账本、追兵翻车,中景的摇或跟难以体现人物运动的速度。熊孩子一直吵着要回家真烦。
情节点是平行的,除了开头,没有特别明显的递进,所以显得松散,化学反应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小男孩叽哩哇啦的,对女主的过去描绘也少了些......
卡萨维茨的纽约就像福特的西部一样是不可复制无法超越的psgena是我见过的最有魅力的50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