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新浪潮电影作品。
7。震撼的仪式感,奇特的表现手法
复仇有爱恨两面,神创世界魔创丝网,色彩比较鲜明伪西部片,民谣挺好的
天神附体
罗恰的另类西部片,歌词代替旁白,传统、现代、革命。。。与黑上帝白魔鬼一脉相承
3.5
看了Rocha的几部片,都一直出戏不止
7.5
拯救国家还是那拯救那些接受美元的人
比黑色上帝和危机的土地要好看一点,但总的还是不特别感冒。
#巴西新浪潮#《黑上帝,白魔鬼》之续作,匪徒科里斯科卷土重来,并且不再作为压迫劳苦百姓的独裁军阀的身份符号出现,这也是罗沙“修正《黑上帝,白魔鬼》主观视角”的表现,在巴西军政府右翼运动愈演愈烈之时,罗沙通过对科里斯科角色的再定义从而肯定匪徒所代表的底层武装力量。曾经剥削百姓的双重势力:宗教与土匪,如今以为人民所用。在人民兵团举枪起义之时,“蒙太奇地理学”锚定了安托尼奥与人民军队的相对位置,即使并不相邻,安托尼奥也在屠杀人民武装后拥抱着匪徒的残体,完成剩余的自身信仰的逆转/救赎,画框颤抖的节奏应和着安托尼奥的抽泣悲伤。红、白、蓝三原色成为罗沙首部彩色电影的色彩主基调,因此在热切地期盼民俗力量的同时,颜色编码也被赋上更高的价值。(详见长评2022.7.18
巴西新浪潮的代表性导演。
巴西新浪潮。(全世界都有新浪潮,只有中国有第六代。)
哦,这样极致并不好
音樂劇形式濃厚的歷史意味
到头来杀人者安托尼奥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原以为是一部西部类型片,没想到是夹杂着政治诉求和民俗传统的奇情片,对于没有背景知识的观众几乎毫无代入感。
没有正义,只有革命。
8.5/10。①被政治寡头(富人)A雇来干掉穷人强盗集团的男主在与穷人集团交战过程中逐渐同情并理解了他们的赤贫与无奈,于是请求A开仓救济,A因此勃然大怒雇杀手杀男主,作为回应男主干掉杀手和A并从此成为同情穷人集团的游侠。②疯狂、混乱、充满激情却又带着淡淡悲伤(这些就如同穷人强盗集团给人的感觉)的诗意气质的营造:夸张抓马的表演模式;冷白而又鲜艳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大量诗歌与仪式的念诵和表演;大赞的配乐。③影像表达较冗余,扣0.5。④有一段打斗处理地略鬼畜,暂不扣分。
牛仔以一种别样的形态登临巴西内陆,对这一西部片的选取,并非荒漠环境与枪战元素的必须,而是牛仔本身的孤独气质,契合了罗恰电影中的人物境地,这一情绪成为悲情英雄的最佳展现方式。民俗影像的植入,自然是巴西本身印记的显影,也指代历史的现身,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民族志式纪录片的模式被直接移植,自我异域的舞台展演成为背景化的对决场景,加由人物的各自立场,最终成为历史转折、政治争斗的影像化动作呈现。音乐处理同样被自我风格加权,但超脱了配乐的范围,以歌词本身的叙事性成为平行于电影剧情的一大存在,吟诵低唱甚至造就宗教里的神圣感触,与剧情共同叠加出叙事上的激荡感。手法炫目与其他新浪潮类似,结尾三次刺杀的重复蒙太奇力度十足,自然显示了革命本身的激烈。如此复杂的面貌,自然就成了六十年代红在革命蔓延时中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