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几个场景和我家屋后一模一样,想必世界各处的普通人生活场景都很相似吧,观影时会把片中的战乱炮火想象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时悲怆无地。不过作者用黑白反而把镜头拍的更温暖治愈,实际是很荒凉贫瘠的
分十段,难度和力度都没意思了。
Opening很strong,可惜后来流于自我陶醉。(看完后问一位电影院的老会员觉得怎么样,她说第一部分更震撼,给她带来的思考更多,第二部分以家庭为主,感触不多,但还是很高兴看到这部电影。)
大量風景空鏡,婚禮到葬禮,去寒冷的村莊發放物資,庫爾德區綿延的山丘和夜晚的篝火,難民營親人相見時的擁抱和吻,坦克和列隊的士兵,復健診所裡的傷員⋯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一個完全可以做成強劇情的主線,卻選擇了更偏藝術的方式處理,結構上雖然分了十個章節,但還是略顯零散,不同地域沒有任何字幕標識對不熟悉這些地方的觀眾來說可能也會有點跟不上,但失去家園流亡異鄉的那種狀態和情緒還是有通過影像畫面帶出來的。攝影真好,好到不像紀錄片,氣氛音效做的也好,年輕烏克蘭女導演的審美非常優秀。
真他妈拍的好,影像的冲击感太大了
战争题材纪录片另一种幸存者视角
粗砺而克制,每一帧都传递着情绪。今晚看尤其应景。
@festivalscope
大环境小视角极致的影像实验的表达。这就是我每年都坚持来IDF的原因,总能在这里看到眼前一亮的东西我晚上可能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粗颗粒的银盐空境,围绕一个家庭真实客观的纪录,战乱环境与在其中挣扎的难民的关系呈现,清晰又有力量贯穿全片的低吼音效仿佛人民在呐喊,在抗争。新学到的东西空境中环境事物的特征也是表达情绪,表达主题核心的关键元素。(本片中用高对比度拍摄沟壑纵横的山脉,很有代表性!)
开了个电影盲盒…
长焦镜头制造压抑感,疑似摆拍痕迹严重?构图极致的美,每次章节intertitle伴随着巨大响声和一闪而过的江河湖海,裹挟着汹涌的情感--无言、悲痛
乌克兰年轻女导演这部电影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反而更为弥足珍贵,十个章节的描绘把凌乱的画面重组,therain也是thewar,潜力很大
镜头非常有质感。男主说想回叙利亚帮助别人那刻令我动容。#IDFA·2020
匮乏的后现代生活和真实但又不够真实的后现代战争。
#idfa2020最佳首作
睡着了
静谧而克制
精神涣散没看明白,但画面还是让人愿意看下去
idf导演用劲有点大
#hkiff1.感觉有点experimental,有点documentary(是内容,不是手法),后面导演的影后谈也证明了2.大量的大自然场面,静止镜头;“战争与和平”等小标题改为数字分隔,0-9最后回到0的idea;结尾是各个sub的快速闪现,好奇最后闪的三五下蓝色橙色大地有何特殊意义3.黑白片&特意没有加字幕显示地点:希望大家不要太关注剧情,而是更关注graphicalthings。黑白才比较好把坦克工厂etc全都放在一起。4.一排人头士兵那个画面确实震撼,但与其他风格感觉不是很搭配,给我一种故意卖弄之嫌。5.导演learnt:给了她更多不惧怕的胆量,不害怕很多事情,不害怕自己的电影,不害怕情感etc。6.我的感想:少了背景知识真的会看起来有点煎熬7.各个sub开头都是开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