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从来不应该是衡量的标准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充满“一文不值”梦想的庞麦郎,也不是上古潮流的杀马特,是最后那位朴素不简单的大姐范雨素,几句对话展现出她骨子里的学问修养,她才是真正的青年。
很一般的3段短片。。我喜欢过两首网红歌,跟每一句都能听出精确计算的野狼disco相比,滑板鞋就是单纯挺好的,不需要城乡分析,不需要提炼什么抽象的意义。。当时就觉得他可能精神有问题,对世界和自己的认知带有扭曲,但基于其上的词和曲是真诚的有独创性的,如果不是节奏感那么无可救药,也许可以是一个不以这种方式走红的现象级歌手,哪怕也同样只是一闪而过。。现在的庞麦郎故事更丰富,也折射出更多所谓众生相,但一些人可能并不想进入这种故事的。。杀马特,一直以为只是某种形象青少年泛称,原来是一个组织吗,看到那样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当然也可能只是他们试图模仿的组织结构,就还挺可怕和虚无的哈哈。。范雨素文字表达能力非常好,但刚好听过她采访,觉得思路不是那么清晰,不太确定她写大部头小说行不行。。
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承认自己的渺小?在上帝面前,在智慧面前,在美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但不是在人群面前。在人群中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
纪录片拍的一般,但题材太好,杀马特、庞麦郎、范雨素这些湮没在大众娱乐文化当中的小镇青年们,其实才是一种被世俗抛弃了一群理想主义者……
其实每个人在一出生就注定了自己一生的天花板,只是这话听起来好像政治不正确。无数人想捅破那层天花板,真做到的只是寥寥而已。
这个真的有点意思...
范雨素真正诠释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配位方能长久
我看的分三集合起来只有61分钟我很怀疑小镇还有没有青年媒体如果要迫害一个人,来的特别快特别迅猛庞麦郎杀马特范雨素
小镇青年因为被“看见”而背负太多污名和嘲笑
为第三集的范雨素,我想“范雨素现象”不该只是一个现象,而应该成为常态,需要鼓励“底层创作”。至少对待文学,她比许多中文系的人都纯粹,包括我。只是片长太短,内容不够深入。
经受了多年的学院洗礼,学习了多年的正统文化后,我们迈入社会复杂的生存圈,确实是需要体验一下亚文化来释放自己内心的负能量。庞麦郎的真诚,是短视频上面那些追名逐利的“歌手”,所未拥有的特质,至少他的歌词是有水准的,会给人产生共鸣。杀马特的另外一面确实让人动了恻隐之心,「杀马特」不再是另类的名词,至少在我的认知里,它又是伪装、庇护的保护伞。原来罗福兴是“冒牌货”。范雨素的个人知识储备和文化累积太有魅力,令我大受震撼,她对读书的体悟受用于每个人。最后,影片制作很粗糙,像学生作业。
范雨素真的很棒
看了庞麦郎的故事很感慨,也许我们把他当成一个小丑来看,嘲笑他的无知和傲慢,看了他去北京开演唱会的故事,发现其实他对于音乐还挺执着的。感觉自己在大城市打工跟他的很多性格特点也很像,他的几首歌写的还挺不错的,只是唱功太乡土了,有点欣赏不了!!
庞麦郎让我立马想到了今年乐夏的李岩。弹幕上一直有人在说他如果能火是丢脸云云,也有人说他像个孩子。其实乐夏很多真正坚持着做音乐的人都带有这样的特质。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和平台,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被机遇眷顾。被我们记住的不过是幸存者偏差。坚持艺术需要这种理想化,这种甚至有些盲目的自信,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更多的人只会继续挣扎,继续不被理解。第三集的范雨素真的很努力,不断地阅读和学习,很让人感动。纪录片本身内容太少,更多的只是一个碎片化的记录,不够深入。
庞麦郎是个infp,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杀马特遇到的想融入城市而不能的身份问题,试问谁没遇到过类似的呢?除了那些特别坚定自我的人。范雨素写的科幻小说希望能有人帮她出版。干净简单地活着,谁又不是地球村里的小镇青年了呢?最后引用契科夫的话,说人应该在什么时候感到渺小,在自然面前等等,在人群中应该感到尊严,这个部分在整个片子里很妙。
庞麦郎、范雨素、杀马特,膨胀而躁动的时代看到这些个体心里有种莫名的踏实。“只是,“你该在什么时候承认自己的渺小?”
拍得挺深入了。庞麦郎、杀马特、范雨素,他们共同的困局是底层人(现实)与城市(梦想)之间难以跨越的天堑。播放顺序也有逻辑,个人意识在不断强化。庞麦郎是完全被梦想的激情牵引,他只体会到与现实的摩擦,却无意探索其中缘由,怨天尤人太多。杀马特用绚烂的外观怒刷存在感,以抵消内心的自卑。而范雨素则是有意与媒体,有大众,与城市保持着距离,已然得道入定。买书那一段让人泪目,自愧不如。
谢天谢地,没有煽情
我一直相信各种看似怪异的社会现象一定是这个社会自身孕育出来的,如同庞麦郎、范雨素、杀马特,如果他们有足够好的教育背景他们就会有更宽广的视野。现在他们的这种现状,尽管也许在他们自己看来是足够好的,那也是因为他们耳濡目染的这个世界中没有提供给他们更多的选择,他们只能去追求那个看似最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