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记忆里的人最诗意的告别。最后他那变声的呼喊直击心灵深入骨髓。
“你的外婆真好!”当然,有一个好的外婆,才会有一个强大的母亲,有一个强大的母亲,才会在那样的苦难中依然能培养出一个能够把这一切写出来的孩子。
悲悯,乐观,面对世间苦痛的豁达和淡然。一望无边的原野,生生不息的生命。
有些故事小时候看了无动于衷,好像只有经历一些事情以后才有共感
苏联斯大林时期苦难电影的代表。意识形态输出的味道还是浓厚但是也算得上是很朴实的小品了。
好看,竟然忘标了
ДетствоГорького(1938)民俗场景、下新城外景尤为宝贵。构图中远景的呈现延展了人物环境的空间格局,细腻精巧不失分量。译配生硬,有些语言脱离人物。
小时候看过高尔基三部曲的小人书,印象非常深刻。这部电影画面拍得极其讲究,完全是俄罗斯大画群像构图,外祖母善良的形象依然是那样如圣母一般。但是还是小人书刻画得更好。
马克·顿斯阔依导演,根据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第一部《童年》改编而成。还记得在初中,《童年》是我买的也是我读的第一本世界名著,现在印象已经不深了,看这部电影也顺便复习一下。在线看的国语配音版的画质实在受不了,只好看下载的原声版,还只能配英字看,真是闹心。
看过小人书,電影好像真的没有看过,看过也是電影连环画『长译经典』
感觉俄国人总爱整些名著来改编
1⃣️8⃣️4⃣️❤️名著8⃣️1⃣️马克西姆·高尔基(苏联)☘️3岁~10岁☘️1,高尔基(3岁丧父,外祖父家寄养,母亲改嫁,继父打骂母亲,两舅舅争夺家产,分家,破产捡破烂,11岁独立)2,母亲(瓦尔瓦拉,两次婚姻,)3,外祖父(卡希林,野蛮粗暴,毒打外祖母,开染坊,破产,要饭)4,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会讲故事,热爱人们)5,大舅(米哈伊尔,凶狠残暴,儿子萨沙,)6,二舅(雅科夫,自私自利,打死妻子,儿子萨沙)7,表哥(萨沙,)8,父亲(彼什科夫,高尔基三岁时去世,手工业者,老实本分,)9,小茨冈(外祖母收留,是弃儿,外祖父家帮工,被十字架压死)10,格利高里(老匠人,眼睛瞎后要饭)11,房客(“好事情”,知识分子,化学实验,不爱交流)☘️☘
2019.5.14想看.95分钟.第284个标记看过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个片子一点都不喜欢男主角
高尔基(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俄国各地,经验丰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等。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就高尔基开始写作35周年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此后不久回到苏联他受到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他的诞生地被改名为高尔基市。
原著的故事时间跨度大,也比较零散,翻拍成电影难度还是不小的。这部片子还原沙俄民间生活场景还挺到位,但是叙事零碎,氛围跟原著也感觉不太贴合
情怀分。看老电影的感觉很奇特,怀念着从前的岁月,内心矛盾的很
补标。我在十几年前看的,当时是书里附赠的光盘。
没有完全找到儿时看连环画的感觉。
认识高尔基,是在小人书里,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对我们这代人影响很大。尤其是课本里的海燕,那时可以从头背到尾,且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