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舞蹈、纹身、数据的狂欢(2018)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舞蹈”的原型源自马蒂斯偏晚期的绘画作品《舞蹈》(1909) ,叶凌瀚使用这幅绘画里的五个人的舞蹈姿势作为初始姿势;在录像中虚拟这五个人,为他们分别编写了五段不同的舞蹈。录像中人物身上流动的数据信息是大数据和AI通过对艺术家日常行为的计算推送给他的广告、视频、新闻等等。 所有演算法(algorithm) 推送给我们各种各样的信息,让我们摆脱不掉。它们像“纹身”就在我们的身上,而这对于任何活在当下社会结构里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数据的狂欢在隐喻这个虚拟世界的操纵者和利益链。正如此前某社交平台数据泄露事件,其实就是超级财团利用客户的数据,在幕后变相地操作投票。他们利用客户的数据,再给客户制定数据,从而影响客户的行为。在狂欢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或许更值得被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就是“你真的具有自我意识吗?”...

-
- 主演:
- 类型:
- 青春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2
- 简介:
- 剧作很巧妙,比如方欣回归职场后遭遇打压华丽逆袭、夏梦作为平台高管吐槽影视创作僵化,单看都很有趣且有效还不OOC,难得它还能将两种情节拧到一处(构成“剧情/吐槽照进现实”),更难得的是这种巧思在剧中俯拾即是。七八集的酒吧多线并进乱中有序,其剧作逻辑和视听调度被人夸了又夸;方欣民政局闹剧、刘净地下情穿帮,不一样的鸡飞狗跳;14集霸总变姐妹,设计由变装女王引入,佐以邻桌食客状态,落于主角反应,点到即止,是难得的尊重同性群体的拍法(餐厅打光也很酷儿),想想以往影视剧里他们是不是大多娘娘腔妖魔化了?...
- 评论:
- 其实本作跟被吐槽的剧中剧有啥区别呢?套路与反套路的交相辉映而已。你想拍这种剧就好好遵照现实拍点好看好玩的认真的细节,但反过来像现在这样只一个卖点打出来,其他都不可推敲,那你拍什么电视剧呢搁这儿?整个剧,适合浓缩成生活组一个帖子,这样还多少有点看头
- 吃饭看健身看躺床上看,一天煲完20集。最成功的地方:职场不悬浮,生活接地气,节奏轻松同时不忘性别为本。 三女性塑造得很成功,喜欢程度难分轩轾,男性角色的话宋超>陆斌>姜山木=黄宇,其余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