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念芭芭拉 Rappelle-toi Barbara (TV)(2007)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Yves Riou / Philippe Pouchain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法国电视三台为纪念传奇香颂女歌手芭芭拉(1930-1997)而拍的传记片,是她去世10周年里的唯一一部关于她生平的纪录片。Barbara - 一个仿佛正在被人遗忘的名字? Barbara原名Monique Serf,1930年6月9日出生于巴黎,在家里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1945年,Barbara对歌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毅然离开了音乐学院,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Barbara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她集作家、作曲家、演唱家于一身,并一直和忠实的听众保持紧密的关系。6@A9Y)~\'P g Barbara于1997年11月24日去世,当时她的回忆录“黑钢琴”还没有完成。在整个艺术生涯,那架黑色的钢琴一直伴随着她,她总是喜欢说这么一句话:我是一个唱歌的女人! 1930. 06. 09 Monique Andrée,SERF夫妇(Jacques and E......

-
- 主演:
- 类型:
- 纪录
- 地区:
- 加拿大,加拿大
- 评分:
- 暂无
- 简介:
- 暂无...
- 评论:
- 本来挺喜欢这片子的……结果来了一个“因为女性性格不好所以老公出轨反而值得同情”??!性格不好难道不是因为老公出轨的结果?搁这儿颠倒黑白呢……更何况这话还是警察口里说的???真让人恶心
- 理解编剧和制作方的初衷,想用一种家常而贴近现实的手法来刻画基层民警的艰难,但是编剧对于生活案例的堆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首先,堆砌了太多社会负面的情绪,但是又没有将这种情绪给出适当的排解方法,反而在这些案例里警方的束手无策和委屈,并不会加深观众对于警方的体谅,却进一步加深了作为执法者并不能保守法制底线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吃亏的都是老实人,要获利就得撒泼打滚的错误观念。其次,用家庭矛盾的伦理来软化执法底线的手法,表面上看是把角色柔化了,实质上是拉低了剧情的档次——尤其是里面很多婆妈伦理剧的手法加入,并没有把角色显得人性化,反而把角色和事态弄得犹豫拖沓,并没有达到人性化执法的原始目的,反而彻底打破了执法民警用法律条规做规则最后守护者的该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