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未被挖掘的好片。摄影构图,色彩画面颇显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剧情节奏也拿捏恰当。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个心理治疗,精神分析佳作。家庭纠纷而习得伪装自保的小孩,潜入他人家庭,偷窥别家生活,最后沉迷其中,再不回现实…这是个妥协的理想主义故事,是个沉浸在最后一层梦境的梦(啃的生肉)
加拿大青年离开争吵的父母并在移民家庭充当其失去多年的儿子,并开始试图修复后者的家庭关系。影片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典型的囿于事业的北美中产家庭和重视团结与传统的亚美尼亚家庭相对照,同时直面下一代的类似处境。伊戈扬惯用的家庭关系、影像文化、未定型身份等惯用母题也初见端倪。
半自传体式显得廉价
看起来荒谬青涩的故事,竟然基本说圆了,而且结尾还回味无穷
导演写出了一个充满美式迷惑的青年,为了找到人生定位不得不不停角色扮演,他并不颓废,至少渴望控制自己生活。开头录像带的设计与整体摄影风格融合,四方画幅就像摄影机画框,观众仿佛在观看记录下这个青年出走的录像带。看完录像并不能解决青年的困惑,也不能解决观众的困惑,只是好像学到了点什么。
呃
不错。所有的人都是在扮演而已。他缺少一个家庭而他们缺少一个儿子都是心知肚明你知我知的逢场作戏何乐而不为?
它讲的是加拿大人的文化归属感。亚美尼亚移民的女儿远离了祖国的传统,但无聊的加拿大中产家庭儿子,却选择皈依了亚美尼亚文化。对于白纸一张的加拿大人,传承和祖先都是可以选择的。加拿大国旗出现,旁白说:白手起家的人,得到的每一分钱都是恩典。作为亚美尼亚移民,伊戈扬定义了什么是加拿大。
移民文化的身份认同。举个栗子:加拿大人对灯泡和电话的发明者国籍的看法
反复重复的低机位与横移镜头:摄影机如同luggage被放置于机场的传送带中,随着轨道进入安检机内部的黑暗空间。机场是界面,转换面,也是现代性的诡异时刻。“录像”成为心理治疗的一部分,Videodrome在心理咨询师中看到一种对于权力介入的可欲望之物,如同一部搬演身份的电影,《喜相逢》中的后现代身份来自于对于外部性,影像资料之记忆的读取与删除。这是一种前赛博数据的技术想象,随后,这一想象成为了可下载的数据。然而《喜》并不是一部哈内克式的传播学—家庭影片,伊戈杨在这部处女作中呈现了一种对于亚美尼亚“少数”身份的质疑,我们在他者空间邂逅的却是同者,通过对历史,习俗等文化元素的读取在加拿大建立了一个超真实的,脱离指称关系的“亚美尼亚”,正如同影片结尾,主人公虚拟的吉他成为了实体。
一个出生中产的青年通过扮演移民之子探寻真实状态、找到归属感的故事。借助媒介的吊诡特性,捕捉不易被外部察觉到的内在身份流动(因为不常见所以触电了一下屏幕的视觉和既是旁白又是台词的声音参与进了复调叙事。青年一会是角色一会是叙述者,他逐渐无法分清哪一个自己才是伪装:录影带里的,还是观看录影带的;录音里的,还是听录音的。-也许躲在脑子里作为观众的那个固定不变的自己是伪装,目前寄居在这具身体中做演员的自己才是此在更真实的样子-因为分不清而惶惶不安,因为分不清而如释重负。伊戈扬追随的“真实”似乎是居无定所的,暂时的,易变的。同时他对这种追随过程中置身于第三空间的状态把握的恰如其分:主角不仅与选择的和被选择的两种亲缘关系若即若离,也与自己的两个内在身份若即若离-他的视角如屏幕一样,游离在这二重身之间
我在家庭影院看的。感覺男主一直在苦笑,可能和家庭生活有關。我喜歡這種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如果使用近些年的技術拍攝我可能會給五星,女主很漂亮。
阿托姆伊戈扬第一部长片《近亲》,摄影、剪辑、音乐已初具风格
结尾的PPT做得不错
身份国殇老婆从一而终
看的第一部伊戈扬,也是处女作,真见功力啊,这么一个有张力的故事。心理医生问诊录像与旁白的叙事手段很有趣,结尾看似“喜相逢”的美妙结局实际暗流涌动。类似家庭录像一般的画面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因为处女作拍摄条件所限,总之与剧情相得益彰。
喜欢这种青春片,探讨家庭成员关系。一旦我们知道自己终将死亡,那么过往的一切都可以被原谅。一旦我们知道总有一天会分离,那么当下的陪伴都会被珍视。
焦躁的北美中產家庭和重視團結與傳統的亞美尼亞家庭間的碰撞母題很深刻表現形式很魔幻身份認同這件事還挺神奇。
媒體作為一種對人的認識有時候大於現實中的認識,每次的觀看都在建立新的切面,但影像中關注的面向又有著無法切割的權利與虛假,最後現實也可以是虛構出來的........兩者結合變成一種現實的虛構性~
故事的发展打破欺瞒被揭发的宿命,但也限制了角色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