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孤独而她痛恨孤独。我也孤独但我希望如此。”……性格不合却爱情纠结的故事,颇有点法式浪漫至死、或者战前乱世佳人、又或者战后尼古拉斯雷(也是新浪潮的最爱)的调调,只可惜博耶与褒曼本性偏柔趋静,演不出剧情赋予角色的那种差异对撞感。特别是褒曼,哪点看出她讨厌孤独?……德国小说家雷马克的前部作品西线无战事成就过导演迈尔斯通问鼎奥尊,近二十年后再度合作的结果却难言“凯旋”。
雷马克对拉维克心理状态的刻画特别见功力,这就是小说是一流小说,电影却只能是二流电影的缘故,虽然电影中有一流明星褒曼和鲍育。
褒曼的電影電影遠不及文字啊
很典型的四五十年代好莱坞罗曼蒂克风格的片子,二战前夕的巴黎,男女主在桥上认识了,男主安抚了慌乱的女主,两人相恋了,男主因为没护照被捕了,随后变成三角恋(男二戏份不多,他单恋女主),男主的复仇(在森林里砍死纳粹老敌人),最后男二把女主枪杀了,男主被捕了。总体而言,剧情简单,节奏很慢,沉闷单调,女主太情绪化了,令人喜欢不起来,唯一可圈可点的是背景音乐。ps:男主有些角度有点像周一围。
电影终于翻出来看了,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感觉比原著查不少,但有鲍曼一切都值了!
我等于是重看了一遍《凯旋门》故事梗概
剧情太特么凌乱、琐碎了,不过恋情表达得确实不错:嫉妒、放纵、逞强而优柔寡断。
小说是我的最爱鲍曼非常美
从死到死,以爱止爱。
台词很浪漫全然不知在演啥
小说很美。但是改编成电影很呆板,且褒曼不适合这个角色。哎,好莱坞的灯光啊晃呀晃死我啦、频繁的音乐呀好恼人呀
3.5虽然能感到删薄了很多,但优雅浪漫的电影语言和小说改编的文气台词/剧情都很相配,中间的爱情部分很好看,博耶很会搞恋爱,连over-the-top的褒曼看起来也没那么雷了。
拍的其实很超乎我预料了,由雷马克居美期间所写的《凯旋门》改编,善于用歌曲和地标作为国家的象征符号,片头首尾用凯旋门和马赛曲暗示战争爆发国土沦丧客居他乡的中间人形象,同时在结尾拉维克,医生与其他难民在被押送过程中再次看见凯旋门,不同于原书中门隐入黑暗的悲观,此时则多了一分对于战胜的希望。而穿插的西语歌曲面向太阳,则暗示了欧洲大地的法西斯势力猖獗(医生以个人的反抗形式杀死党徒哈克)拉维克和琼恩没能生存在和平的年代,没能置身在一个秩序井然、社会安定的国家里。由于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传染上了毁灭感,人们就不会产生对稳定的向往、对安顿的设想和对享受的计划。人们急于抓住什么,又不知道该抓住什么?琼恩的爱是一种如同藤蔓般依附于他人的爱,这个时代让坚强的人不敢于接受,让柔弱的人不忍心拒绝
离原著查很多,但还是耐看
查尔斯·博耶终于还了在《煤气灯下》的情债了哈~~电影拍的很好~褒曼的颜值总是撑得起这些平常意义上不讨喜的角色、并理直气壮~~~再次感叹:和平盛世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这片竟然只有6.8不合理,演员太美太会演了。当然这个故事更适合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拍出来是会浅一层。
患难见真情?临死前的坦白是对信任的人互诉心声。
感觉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黑色电影,鲍曼的这个角色真的不太好,既想要爱情又想要安全感,最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查尔斯.劳顿虽然是个配角但是却很抢戏,剧情中间部分有点脱节,不流畅,鲍曼和查尔斯.鲍育真是一对冤孽啊。。。
没啥好看的。白白浪费了好演员。不知原著是怎样的。
总感觉这片子想复制卡萨布兰卡的成功,可是主题又拍的浑浊不清。褒曼的角色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甚至让人觉得她的悲剧完全是自己活该。另外影片的节奏也很怪,故事框架在,可完全没有营造出那种时代感。查尔斯劳顿还是很抢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