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drama
后期的形式美
“缓慢的空虚的时刻,存在的悲伤和灵魂深处的思考"
T0级别
电影下面的短评看看,人们各式各样的想法让我越来越坚定地只爱自己。
“90年代的欧洲与30年代的欧洲没什么不同,不过是一些变调的区别罢了”。变调是这部作品最美的标志,第一个故事是疙瘩80年代风格与60年代《中国姑娘》的变调,随后(随着集中营似场景的出现)逐渐变调到《电影史》——尤其是对Selznic一语的化用“我要DelRio和TyronePower出现在一个南海浪漫故事中,故事具体不重要,只需要电影叫做《BirdsofParadise》以及结尾DelRio跳进火山里就够了”。
很棒的片子!
ForEverMozart....................
艺术片,不是文学也不像哲学。有些片段拍的非常优美,每个片段间有奇特的化学反应,走马观花讲哲学的对白,不能用系统的文字表述出来,只属于电影的独特的语言。
20NOV2020(5)FautrêverMozart!!!(南斯拉夫)暴政當前,(歐美知識份子)旁觀者死。90年代高達中的賣菲佛。。。
哲学沉思,连珠炮弹。天马行空的想法,关于政治、艺术、善恶和道德。
最爱的钢琴大师莫扎特!这部片子没有让我失望!
NoTriflingwithLove
戈达尔似乎用加谬味道的台词来吸引大家,叙事断裂,但最后时刻mozart与手机铃声的美妙交合很有腔调。。。或者是一孔之见,戈氏每一次都在电影里面进行技巧实验,但此次却缺乏一种闪现般的幽默调度。很想看懂其想如简介中所谓的“殖民文化泥潭”云云。PS,可作为电影本体论的论文论据。
大家都以为电影只能说故事,即便再有诗意再有内涵也还是一篇故事,戈达尔站出来说:“Non!”,随即丢上来了一篇用电影写的散文
@FA&SP装腔作势讨论思有同一那段乐不可支;炸弹丢得鸡飞狗跳那段,老头俨然跟小p孩儿才学会放鞭炮一样的德性。
从一个极其有文学性的对白开始,故事中的一家人形成了两个走向,一个坐着卡车奔向了现实,另一群则走进了荒诞的战争。戈达尔的旁白一直在电影中存在,思考着电影和政治,战争之间的种种关联。哲学性太强以至于令太多人走不进去。
故事层面难以捉摸,台词有强烈政治批判性.
太文艺了,意境不错,但是看不太懂,翻译也一般,只当练法语听力了。
7.0/10。①两条线交织:一伙剧团青年前往萨拉热窝演出,那里正在经历波黑战争;一个年老的导演试图完成他反应战争之可怖的艺术电影。②通过摄影、台词、声音(以及声音与声音间,因为有不少多音轨)、剪辑(叙事节奏支离破碎)等影像元素互相之间的「对位」(类似声画对位那样)搭配上精美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平淡缓慢的叙事节奏、舒适的音响等谱写了一种超越理性的、完全旋律化的肃穆诗意(正如同严肃的战争与政治话题)。③叙事太不知所云,而且较为丰富的情节发展明显不属于后期戈达尔的纯旋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