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thBJIFFNo.13@英嘉。为女子的发髻拍了部电影。梳辫子好似上古结绳记事,一桩桩一件件把生活琐细理出来想清楚,是女孩从小必修的功课。但辫子终究扎眼,透着不谙世事的天真。女人的发髻就不同,梳定盘稳插了簪子,谁也讲不好放下是蓄了多长的故事,故事里有多深的漩涡。堆起藏住成为秘密的,总是受压抑而结成的负担愧疚,不由自主。女主那一匣头发,正是她十数年的噩梦之源。像女主为丈夫洗白头那样将发丝放下抚平,才得自由解脱。电影里回到前夫身边实在是莫名其妙的敷衍结尾,前一小时铺垫的悬念和心绪落到这里,一拳打在棉花上。p.s.跟王家卫浑比什么,哪都不像,说像的王家卫也没看明白。朴赞郁倒有那么点可对照的地方。
花樣的印尼年華
印尼深宅大院儿,抄了不少王家卫的作业(音乐尤甚),但最重要的缱绻和复沓是一点儿也没学来,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背景,遮遮掩掩的创伤,令人厌烦的噩梦,极其功能性的配角,最后得来100分钟毫无新意的慢动作大戏,观感得有100小时。放wkw手里应该不超过30分钟
让她降落。
#72Berlinale#本届柏林最惊喜的一部,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男权视角,但去除亚洲女性的负罪感已经是东南亚电影的巨大进步,加以克制隐忍的方式展现女性的悲伤和挣扎,并多处辅以致敬《花样年华》的方式高雅刻画东方女性之美
(二刷)我们已经无法确定娜娜究竟是活在过去、如今还是之后。秘密盘入长发,忧愁似个长。优雅的音乐、体态和神情让她缓慢舞动在时空和人物关系之外,“解放”是一个无关外部政治的内部斗争。《花样年华》只是一层画皮,其下主体性极强的女性表达是王家卫也无法触及到的另一个视阈。
画面服装真好看,音乐真满真好听,但剧情空洞,无病呻吟。有钱女人的哀愁我不懂,我觉得她生活挺好的,我愿意那么过一辈子。
整个片子好东亚,但过多的慢镜头和连续不断的bgm看得我好疲惫,而且Ino的设定稍微有点让人迷惑。不过我还挺喜欢噩梦、头发和秘密这几个点的。她一直在森林中逃亡,直到有一天她终于走出了那片深林。
Apoliticallypolitical
#2022BJIFF#真的很雨打芭蕉啊。。印尼本土观众看了应该会觉得很悬浮吧,但是身为外国人还是得到了很异国的体验!沉迷在美轮美奂的服化道里,还有印尼习俗音乐舞蹈也太美了。太花样年华的部份我反而不太喜欢,而且前半段的音乐虽满却有很多民族音乐元素,后半段只剩重复的大提琴了听得人烦躁,太用力了。但比雨打芭蕉肯定要好因为我喜欢其中女性表达的部份,和女主简直一模一样的年轻女子是她的幻想吧,是她的情绪出口,也替她说出心中的想法、做出自己应该做的决定,跳入水中的那个镜头真棒啊,当你不够勇敢时是需要这样一个角色的。女主把隐忍、顺从到最后纵身一跃的过程表达得很好,甚至有种通透。隐隐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爱情就是有很多种形态啊。
怪怪的,女主整个心态我都无法共情,还不如和女二搞姬。
每一場戲都像Dior或chanel廣告一樣,而不是為時代女性充權說話,PartaiKomunisIndonesia解散後的餘溫只是可有可無的口邊談,精緻美術成為獵奇式南洋風貌,人的欲望流布,愛恨情仇都被淡化在名為抑壓裡頭,那就像寫得不好的黎紫書短篇小說,一切只餘裝模作樣和陳詞濫調,用華麗的修詞造句來掩飾導演無法把握時代之難。魔幻寫實不是用來裝潢唯美的嫁衣,假約要對受壓抑的女性的關注,要銘刻族群或女性創傷,那不是擴大60年代女性們的各種面貌,誰要來關心一位食好住好生活好好無痛無害的女性,最後長大女兒跑出來與永不衰老的媽媽對話紀,時空與夢境硬傷得無法與女主角內心連結,劇情上留白處沒有線索可尋,頭髮可能是電影唯一運用最好的元素。也不知電影裡女主角們究竟抽了多少支煙,煩躁程度與當氣氛不夠就拿音樂作陪親一樣,抽那麼多煙,傷身呀。
硬泥网卡位
12th北影节No.13。容纳许多元素的影片,都处理得比较简单。“女性”标签除了体现在女性导演、女性主角和女性朋友(红蓝cp)外,几乎没做讨论,对女性困境也浅浅点过。不知是不是囿于当地文化压力。|仔细想想,要梳成一个优秀的发髻,需要先忍受日复一日洗发的繁累蓄到足够长,然后梳顺捋平,手指灵活有力顺滑地翻绕挽拧,不能有一丝迟疑和笨拙,再把碎发别进去,这样一日日下来,便养成了女孩子的温厚坚韧灵巧。并不是不好,但少了些披发的自在,如她们跃入水中一般。|对于国际观众很有吸引力很陌生化的社会环境只作为背景音出现,最终只是个可以发生在任何国家时代的家庭故事。|看豆瓣简介发现片中讲的是巽他语,名字好酷。咚咚咚的音乐有点可爱。|观影时注意点,这种短的双钗发簪是个自己照镜子都无法看到的饰品,戴上只能供他人观赏。
【1.5】文本和调度都是学生作业级别,音乐的滥用程度有种在看横屏TikTok的错觉,戏仿王家卫电影则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三星半。影片的落脚点在于探究受压迫的女性会为自己做出怎样的生活选择,而这样的选择看似充满主动性,却恰恰可能是社会逼迫你做出的。在这样一部氛围感吃重的影片中,导演卡米拉·安迪妮熟练掌握了一群亚洲大导的拍摄手法,但作为一位作者性导演,还是需要探索独树一帜的风格调性。女配角劳拉·巴苏基的表演属实碾压女主角哈皮·萨尔玛。
#12thBJFF#前获2022柏林电影节最佳配角奖。看导演《Yuni》拍得不太行我就对这片子没啥期待,结果嘛虽然是有进步但是也不太行……以及这个配角奖纯属过誉了。片子首先严重自我东方化搞个种植园主怀旧,其次这性别议题写得也是含糊不清,当然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每次做梦都得拍醒过来导演你土不土啊,以及这个闹心的配乐……佳句都得使劲找找就别说佳章了……
4.5隐秘而绵长的回忆线索,发丝般盘根错节的心绪,随着叙事展开慢慢让这个女性形象变得完整而动人起来。她不算幸运,也没有那么不幸,她身上被时代划下深深浅浅的伤口,也遵从内心踏上追寻自我的小小革命。非常好的melodrama,如果配乐能减少一半,也不要硬凹王家卫桥段可能还会更喜欢一点。导演还能继续拍这家女性的故事吗想看!
要是说这片像王家卫,我觉得没毛病,导演在音乐的使用观念上都和王家卫一模一样。本片一直过度使用着音乐,用起来也完全没有巧思,杀死了留白,破坏了影像,丝毫不节制,当然问题也远不止于此了。其实开场前几个镜头一出来非常有质感,比如通过控制景深,利用目视距离制造出一个丈夫还魂的幻觉,让我还蛮期待之后在视听上会有所作为,结果也就这么短短一瞬罢了。如果依照柏林的性格,这片倒是很有得奖相…
其實前面還挺好看的,後半段重遇前夫就真的特別印尼版的花樣年華,但我覺得印尼的傳統音樂很好聽,配樂也沒有過度的感覺,可能也是一種偏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