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马不足,智多星尚可,真想不通徐克当年拍的这部怎么这么卖座?看起来很平庸啊,也完全没有徐克新浪潮代表作的异端另类吸引力,笑点基本只在麦嘉和曾志伟身上。【新艺城】
新艺城一干大佬攒出来的喜剧,幕后阵容真强大。徐克拍喜剧总有默片的感觉,《上海之夜》也是。想起很多默片经典。
有种弱智的感觉。
四大家族,鬼马智多星,徐克,http://live.le.com/lunbo/play/index.shtml?channel=743,http://www.le.com/ptv/vplay/1627516.html
那时候最好的喜剧明星的大合集。徐克拍这种电影也信手拈来。泰迪罗宾那种淫荡的喜气很好玩。再加上光头麦嘉曾志伟为影片的增色。。
夜来香林子祥和警探泰迪罗宾智斗黑帮大哥卡邦及老千胡老头,徐克的喜剧总是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桥段,以至于时而场面上会失控,但却有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幽默感。
对脸盲患者太不友好,全凭台词判断几个女孩的身份,辛苦……荒诞有趣,最后举枪的时候宛如跳集体舞,骷髅道具和巨型打火机是亮点,剪影段落趣味十足。徐克总能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画面,喜欢。
幕后阵容非常华丽,成品效果有种刻意做出来的荒谬感和浑然天成的惊悚感,虽然这是一部笑点已经过时了的喜剧片。徐克的镜头已经很有想法,后半部分主要还是在密闭空间内腾挪,用这个打低谭家明就……蛤?黄造时好美。
被低估的喜剧,具备黑色电影风格的黑帮犯罪题材,多有无厘头恶搞夸张表现。私家侦探、蛇蝎美人、黑夜内景、烟雾弥漫,这些典型特征都具备,有些形象戏仿自疤面人、教父、杀手之吻、热情如火等经典黑帮电影。幽默娱乐感的营造上也很好,看的过程中好几次笑翻,配乐音效的使用和恰如其分。几位女主角都很漂亮,也确实会有些脸盲。PS.分辨率制式从弧形阔银幕的2.35:1变成了宽银幕的1.85:1。
这里面出现的每一个人和他们的电影,多少就是我小时候一部分的记忆,那时候还是录像带时代,一天一块钱。
这部算是徐克加入新艺城的投名状了,整体调性也基本为新艺城的电影风格奠定了基础,这部电影的卖座也为了后期的《我爱夜来香》埋下了伏笔,七人创作小组治下的新艺城,完全有和老牌寡头邵氏营业分庭抗礼的能力。
赚钱的人都是像木偶一样坐着的。
徐克彼时刚刚连续扑街,正值失意期,几经波折(与新艺城互相看不上)后,拍出了这部在当时非常叫座的喜剧。如今看来,这部喜剧走的是癫狂路线,喜欢的觉得有趣,不喜欢的觉得枯燥,剧本和节奏感也稍显混乱,不如之后的我爱夜来香成熟,但许多很鬼马的桥段和镜头设计还是让人十分惊喜。
搞笑片能让人笑几下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部电影让我笑了几下,足够了。很多不合理之处就当笑点吧,比如在不远的地方轻声细语,旁边的人当然听得见,但旁边的人却假装听不见——不严谨。
小丑戴高帽~少妇姚炜包头巾模仿LanaTurner,女儿黄造时和秘书傅玉兰是8期训练班同学,情妇陈琪琪拍完息影嫁给霍震寰。假人枪战spoof库布里克杀手之吻~
徐克拍完混乱三部曲加入新艺城后的商业喜剧片尝试,也可视作新浪潮融入商业电影的转折点。曾志伟、麦嘉、泰迪·罗宾等新艺城巨头齐助阵。模仿好莱坞的私家侦探片,在其框架下加插纯香港的疯狂笑料,并辅以无厘头元素及卡通化的夸张效果,很好地体现了自娱自乐的精神。不过如今看来,里面的笑料实在是过时严重。
Tashlinesque。TexAvery。WhoFramedRogerRabbit。飽和色,剪影,卡通,單一空間的調度能力(至於各場戲間的邏輯性,就不是徐克在乎的重點了…)。追逐。倉庫槍戰的文字標語。教父。北非諜影。感覺是一場充滿迷影精神的商業實踐。
有些奇思妙想,真的非常大胆,绝对不俗,应该是徐克的功劳吧。包括几个复杂场景里。但是整体串起来就非常不流畅。而且有些点子是设计不错,但拍摄技术太差了,实现的不好。林子祥没喜剧天分。整个故事也比较累人。这种闹剧,弄得复杂很不好。女角色们都没什么记忆点。学了一些黑色电影,侦探电影。
太失望了,可能是年代比较久远了吧,真不敢相信这是徐老怪的作品,当年还票房大卖,完全无聊的段子和竭力刷宝的表演,乱炖的剧情,真的超级平庸,远不如新艺城的其他电影,毫无鬼马也无智也不多,看得我昏昏欲睡,尚且当它为新艺城后面的辉煌做了一个铺垫吧。
在遭到三次失败后,他(徐克)加盟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并拍摄出自己的第一部热门影片《鬼马智多星》。该片发展出华丽的画面和快节奏剪辑,将对新艺城公司随后的产品产生重要影响。该公司擅长制作演员阵容豪华的高预算影片,并将“多种类型”包装在一起,此外还有太多的宣传活动。它确立了合作编写剧本的规定,以积累“卖点”,充分利用每一个场景制造喜剧效果。它的影片大多数都是喜剧,将出洋相(噱头)、暗机关和口头的插科打诨结合起来,尽可能吸引更多观众。(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走摩登豪华喜剧路线,非但一举扭转了过往类型片衣衫褴褛、布景粗糙的传统面貌,700多万港元的票房更证明观众对此新风格的接受及喜爱。(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