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奇妙又令人惊叹的旅程。如此洞察力、行动力和决断力真乃吾辈楷模!相比于方言保护保持各地特色,更让我动容的是主创在异乡中收获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我曾经在北京东交民巷发现一根用作灯柱的木头,竟是柳州枕木厂的产品。柳州这个南方小城就能够在各种机缘下让自己的地方特色在他处开枝散叶,而柳州本身同样也是全国五湖四海开枝散叶的果实。地域文化在交织中不断迸发,无数个像柳州这样的城市和军话这样的方言岛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着奇妙的故事。不管你来自这片土地的哪里,在异乡的漫步中不经意间偶遇的一句乡音、一首古诗、一尊关二哥的像或许就能让你有归乡之感,中华文明在各种意义上都是如此丰富而庞大。
我老家也是移民城市,是因为丹江口水库工程从南阳迁去湖北的,我是第二代移民。小时候奶奶讲过很多王莽刘秀的民间故事,长大之后我才发现,那些故事里的地名都在南阳。我们和南阳人一样,吃面和胡辣汤,可我从未去过南阳。也许在五百年后,某个南阳小伙来到这里,探索当年的故事,啊,想想真是一件浪漫的事。
加油,吃一下
精彩
“历史就是我们的根,如果我们没有根,那我们是什么人,没有根的族群,我们讲的就是一盘散沙,就像我们讲的无头苍蝇”
没想到看到结尾感动到想哭,想想柳州话确实也在消亡,哪怕是跟零几年比都有很大的区别。可能之前的更多年里柳州话都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这十几年中被国语化。现代化对文化多元的破坏,有时是摧毁性的。最后用外地的方言来校正柳州话蛮有意思的,没想到这些记忆里的读音,还保留在几百年后的他乡人口中。
国庆在家的时候投屏跟我爸一起看的,看完发现已经过了中午饭点。方言探究(尤其是柳州话)+纪录片,刚好是最戳我的两个点,佩服创作者付出的心血和行动,对比之下我简直感到惭愧了。ps,b站直接搜名字可以看全集,真的蛮好的内容,没道理只有这点播放量。
每个柳州人都要看一下
你好老乡
柳州话版全篇看完,让我一个异乡的柳州仔很有感触和共鸣,也能看得出来导演和团队很有家乡情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自己的的思考,从微小的细节里捕捉关键的信息。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片热爱的土地上长久以来血脉相承的民族性。虽然片子整体观感的话还略显稚嫩,但是相信有这样能思考有毅力的柳州仔会越来越好。扣一分不能骄傲,也希望你们坚持自己的热爱,看到更多优秀作品。
拍的很不错的,很用心的一部纪录片,本地人都看哭了。可惜受众面有点小,这真的是只有我们柳州人才能真真正正感受到的柳州话情怀和力量!
支持
写毕业论文时写到柳州文化相关内容发现的纪录片,原本只是随便点开,结果暂停了我的论文进度完完整整看完了。之前也有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导演的柳州话纠正视频,没想到他还拍了部关于柳州话的纪录片,被他的钻研精神所折服,片尾曲后弦一出来我都惊了!真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啊啊啊啊居然有
B站/视频号/抖音/优酷搜索“再见已过五百年”均能找到
经过这么多年的普通话普及,其最初目的我想现在不仅完全达到了,而且是过度了,已经开始侵蚀各个地方的方言了,而各个地方方言都有承载当地文化的功能,换种语言说你很难完整的表达出那个意思,这也是很多人在介绍方言中的事物是会出现语塞,词穷,找不到对应的词的原因,但是换个接近的词意思又变了
用心制作。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走访
很好的地域文化纪录片,围绕海南军话的溯源展开,在海南各地详细探索了一番,最后揭示了与柳州方言之间的种种联系,从侧面反映了历史的大潮中方言文化的不断迁移与发展。实属非常用心了,五星推荐!!
分上中下三集,篇幅有点长,但值得看完,尤其是对于一个柳州人来讲,有特殊的意义,片尾曲柑香亭也很好听。引发思考,正在消逝的家乡方言,也是一种文化的消逝,我们能做什么呢?
拍得很好!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