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娜莫罗——法国刘晓庆。73分
影片最好的部分是选取的Diabeli的钢琴曲,也是本片标题的来源。故事是一个被圈养金丝雀想象自己的一次短暂浪漫的偶遇,使自己能够逃离死气沉沉的现实,毫不关心自己的丈夫,心爱却也任性的儿子,来证明自己活过,哪怕只是短短的一周。所以片中呈现出了切实际的相遇,云雾袅绕的对话以及没有缘由的爱情。
观影冷淡期,看过留脚印。只有杜拉斯才能拍好杜拉斯
男主本应该是加缪的,可惜。。真想看加缪和让娜·莫罗演对手戏啊。。
莫罗太像刘晓庆了……看完,感觉不会再爱了。
电影翻译和书的翻译一样让人沮丧慢板悲歌还好好一点吧电影镜头的叙事能力真的很强大
有时我觉得你是我空想出来的。读文字的时候一天一天很清晰,看电影的时候仿佛就完全分不清日与夜了,只有那该死的充满不可能的无法阻止的情感。
“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影像是极美的,从钢琴教室往下看向远处的平原像是莫奈画中的冬天动了起来。但是那位男士怎么会等了2个小时都没亲上,还是得读原著才能理解这个逻辑吧#filmforum
若心中已泛起涟漪在怎么压抑都会喷涌而出。。。杜拉斯小说改编,借着他人的故事诉说着自己的情感,这点和克莱芙王妃中借着给他人写信抒发自己的情欲有点异曲同工,后者同样也是一部出自法国女作家的写婚外恋的小说。贝尔蒙多的角色让人想到后来的莱昂莫汉神父中的他,同样的决绝,同样的让人欲罢不能。
配乐点睛之笔,结尾完成了悬念,镜头和表演仿佛成就着“柏拉图的永恒”...深深陷入意识流...这才是我爱过一场的新浪潮!若然卡缪参演那将是法国影界60年代又一神来之笔,pity……
杜拉斯式的文学风格改编成电影依旧保持非常独特的「文本性」,同时音乐的意义与存在,从寓意到风格的营造都远胜于一般电影中的配乐。
很好的改编,大幅增加空间转换。宴会那一场几个主观镜,以及结尾真是神来之笔。不过彼得·布鲁克镜头调度比起昂利·科尔比(长别离)或是特吕弗(朱尔与吉姆)还是太土,更不要提雷乃了。让娜·莫罗连开个门都那么风情万种啊。
真是太太太poetic了!好像可以听到其实没有的文学性的voiceover!
让那莫罗演杜拉斯的女主角比她演祖与占、女仆日记还要浑然天成,她体内中产阶级女人的冷漠和骚动是表演不出来的。彼得布鲁克这片拍得尽量主观,但这只是英国人或说电影能去到的任性水平,到不了杜拉斯/法国小说的维度。那小酒馆场景总让人想起相见恨晚,而贝尔蒙多的力量感竟带出了英国式的阶级意识
4.5一部完美切合杜拉斯风格的影像,居然来自英国导演,对白被减低到最少,且密集出现在某些段落中,反而使用了大量的留白空镜头来暗示情绪和态度,故事也是达拉斯常见的模式,一个留守在空荡荡豪宅中的女人和一段没有结果注定悲剧的情感冒险,她勇于走出的一步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开篇疑惑重重的凶杀案缠绕在她的心头,那个女人真的有选择死去的决绝吗?在结尾声嘶力竭的哀嚎中,她似乎终于解开了谜底,当自由被剥夺,财富、婚姻、脸面都只是虚伪的遮羞布罢了,生命也如死气沉沉的湖水,没有一丝的涟漪,琴声贯穿在电影中,甚至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力量,因为琴声暗示着她无法言说的悲伤,被束缚的现实,整部电影也如她的生活,没有点跌宕起伏的剧情,在电影那短促的最后一次见面会联想到《广岛之恋》,他们终究不能在一起,但这不代表这是次失败的抗争
夏日未至,凛冬漫长。她问他为什么不离开,他说他要走,永远不再回来……一场murder作为开头,也预示着两人的爱情只能有七夜。空镜头营造刻意的疏离感,一切都泛着冷意,导演残酷到竟然不给二人哪怕一次的接吻特写镜头。饰演精神肉体双出轨的中产阶级妇女一向是莫罗的拿手好戏,松弛疲惫的面容与下弯嘴角使她自带厌世与迷惘感,而这次无疑是其登峰造极的表演,结尾泪眼婆娑发出痛心哀嚎令人心头一震。
借他人故事还魂偶遇、困顿、错失,琴声如流水,流淌过他们漫步的地方;她无法逃遁现实,徒留琴音叹息。
这是《蝇王》那个英国导演的法语电影啊,作为戏剧界人士他对电影语言的掌握很是丰富美丽了,流动的镜头呈现出不同人的视角比如女主宴会时走神脑内越跑越快的栏杆。他俩聊的是情杀,讲的是彼此,但这段感情我其实不太能浸入总觉闲得慌,大概因为对象是贝尔蒙多orz让娜在这部里造型特别好,空前得具有少女气息!
三星半。跟琴没多大关系,跟那个凶杀案也没多大关系,讲的是无忧无聊中的感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