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IFF06救了命了,在电影宫门厅里写了俩小时周报,一点多冻得抖抖索索回屋就等来个这?真的求求文艺片导演们了,热爱川湘方言就算了,好歹发音别让北方人都听着不对劲吧?你有再充沛的私人情感要表达,靠独白+ppt+海量空镜头固定机位并不能让它看上去很动人,甚至看多了都不会觉得您神乎其技。建议多看看《法制未来时》吧,别总背对观众沉迷于自我表达了。
一开始以为是阿巴斯迷弟型的慢电影,结果很快发现并不是,算是旁观视角纪录风格的私人影像。男导演拍外婆、妈妈和女友的故事,三代女性的人生经历和生存空间都是同等的重要,三个人都用旁白讲述故事,根据旁白组织相应的生活影像,最后都归位到“再见,乐园”这个剧本主题上。电影有着统一的视听风格和很强的导演意识,整体的完成度非常高,是今年平遥藏龙单元的一匹黑马,肯定有奖拿。
不讲故事,没有视听也就算了,现在干脆连人物也不要了。私影像泛滥成灾,真的很难共情……还有,素材量真的够吗?
“阳光照在大地,像妈妈的怀抱,我的乐园”海外影展拿奖,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片都是方言台词,固定镜头、空镜头、长镜头繁多的表述下,看着的确很有门槛。但导演呈现了自己家人最私人的回忆和影像,三代人、三段故事共通融合,串起我们心底流过的情感纽带。“我们一无所有,但是紧紧依偎在一起,那就是最好的时光”片尾《送别》歌声感染力极强,画面打上父母年轻时的照片,情绪穿透银幕,一把老泪。献给我们爱的人,和我们回不去的过往。其实就是献给我们的父母,快乐回忆总是模糊,最害怕忘记。
一首三段式散文诗,旁白补剧情的拙,机位补画面的拙,背影捕表演的拙。总归是用统一视听、均等结构、相同母体,去书写导演身边的三代女性,过去对应当下,乡村对应城市,长辈对应后辈。导演的男性视角退居其次。
#16thFIRST#剧情片竞赛。平遥创投出品,前获2021釜山新浪潮奖及平遥费穆荣誉特别表扬。是部很有意思的私电影文本,看得出来是下大力气研究过侯孝贤,尤其第一段那个构图。第二段换黄树立掌镜不能说不好但真有点割裂,因为你完全可以把城市高楼当山景拍呀,用第一段那种拍山的方法拍城市不会更有趣吗?(因为先看了黄树立那部再看这个,观影体验就很有趣了)第二段比起另两段还是弱不少(因为这段虚构成分比较多?)。本片最大意义就是这个跨界的私电影文体,全片基本都是声画分立且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搬演(所以《五月的秘密》号称是纪录这部号称是剧情就太有趣了嘛!)。其实第三段可以(做一个纪录片)独立成篇的,也正是这段情感极其充沛,把片子整体拉上来了。另外我很好奇为啥导演给自己的“人物”起名叫王兵……
#PYIFF2021#不讨厌这样的形式,但是意思确实不太大,也就完全依靠导演还不错的影像意识撑着,但没太看出用镜头语言讲故事的能力。另外三代人,三位女性,好像也没太展现出这其中的性别意识,只沉溺在自己一味的抒情里了,倒是有点浪费主题。还是觉得这种形式更适合短片,长片的话弄不好确实会被批是ppt电影的。
于first,没有特别被这个强形式风格打动,但也没有让我反感。片子没有我去年预设的那样男导演对女性境况的臆想和指点(像去年first某些非让女性怀孕的电影那样),完全没有爹味,还是非常真诚的。第一位观众提问时说,很喜欢到导演这个风格,封闭空间固定镜头,是“往事不要再提”的感觉。他讲得很好。另:声音特别突出,片尾一看,是李丹枫,服气的!
不反对这种PPT形式的旁白电影,但影像没有重点和吸引力,文字又矫揉造作,尤其念腔完全就是在读散文,通篇都是深入骨髓的中年文艺女青年的无病呻吟,这不是电影,谢谢。不退场是想看看映后影迷有没有奇葩提问,这是我最期待的。
平遥电影节WIP最佳导演!看过短片《乐园》感觉不过瘾。少年可期,值得期待!昨天在平遥看完长片,以三段式结构讲述三代女性的故事,呈现了一个家庭的精神历程与跨越七十年的时代变迁,在当下电影市场上具有鲜明的类型差异化风格,影像色彩迥异独特,城市那段方言有点儿不舒服,感觉很土。还是最喜欢外婆那个单元。
叙述摄影集
是届PYIFF终于出现了一部背对观众的电影:《再见,乐园》。毕竟,光是被影迷集体猛踩一两星的电影,那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大致觉得,它的形式,类似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大学生组”、“高中生组”、“初中生组”。有人可能觉得这样子表述,是轻视了作文——正如同时有人觉得,这是沉溺不自知的电影。
长片可以不用拍的,短片就好
实验电影的受众注定只有一小撮人,但是坚持拍下去就会拥抱欣赏它的观众。
如今架个摄影机就叫拍电影了
看完《永安镇故事集》再看这部同样是前后关联的三段式电影差距就很明显了。三个故事的取材很不错,但如果一部剧情片全程都是独白那么就大概率要失败了,整个过程就像是有人在我旁边读一本小说,大荧幕上陆陆续续的搭配定机位的视频素材。导演不如直接写成小说多好,拍成电影就很鸡肋
那年外婆带长子坐火车进城看病,让座的乘客叫儿子表演,他唱了一首悲伤的歌,外婆就知他眼睛看不见了。那年女友初到北京学舞,相识的少女缓解了思乡的忧愁。那年母亲遇到那个男人,分不清想照顾他还是喜欢他。三代女人各有喜悦各有忧愁,只言片语和着南方芦苇的情热,投入母亲的怀抱,是我最后的乐园。
外婆、女友、母亲,男人一生重要的三个女人,被以三段式演绎故事,编织进导演如此私人的记忆性片段。本该是纪录片题材,却被搬演为剧情片,实在令人费解。创作初衷的个人化,也必将不会在更广层次上,抵达更多受众,诚然,这的确也不是面向普罗大众的影片。通俗点儿讲,公众也并不太喜欢这种不具普世性的故事,私人记忆并不能代表集体记忆,直男式镜头审美与凝视,都显现导演格局太小。大量全景长镜头里,人物/物体移动,被压缩为时间流逝,但银幕之外,是观众不明所以的煎熬。全片语言形式采用旁白,某种程度上,亦割裂影像视听语言连贯性。影像表达叙事能力,被人为减弱,取而代之,是造成“影像服务旁白”体感。不禁令人怀疑,导演只不过是把自己致敬亲朋小散文,转译为镜头流动。那么,电影功能性在哪?难道只是辅助文本叙事手段?有本末倒置之嫌。
开创电影全新流派:PPT讲述电影
65/100“当我从窗台望向你们的时候”,自然主义的尝试。同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