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想看第二次,布兰奇的声音听着就神经衰落。我要是他妹夫,也会受不了她,白吃白住快一年,还天天被嫌弃房子小没隐私,占着浴室几小时,酒都被搬空了,还使唤自己老婆。。。要在妹夫要向北美吐槽君那儿求助,收到回答都会是:po主真包子,不撕留着过年吗?
#2016.12.3中间影院#快要把手掐烂了,才忍住没从剧院中逃跑,太太太难受了,不是剧不好看,相反冲击力太强,不停地告诉自己深呼吸你不是布兰琪,你只是在看戏,总算明白当年每日电讯报说令人深切的不安是什么意思了,特别特别心疼GA,她当年一天两场将自己代入如此癫狂的角色中真的可以抽身吗?
布兰奇是个虚荣做作、毒舌神经、自欺欺人的可恨之人,也是个依赖他人慈悲而活,想摆脱窘境却又无处可逃,从未蓄意害谁反而一直饱受恶意的可怜之人。很多时刻谎言并不是要伤害别人,而是陷入绝境时的自我麻痹。“蓄意的残忍才是不可原谅的”,妹夫的殴打和强奸才是真恶。剧目很还原,小维克剧院的360度旋转舞台,连换装都是浸入情绪在众目睽睽下进行,全面入侵这段可悲人生。观剧过程颇为头疼,有被GA的嗓音口音折磨到,三星半。
从一记枪声开始跳进湍流,做一朵逐水桃花,依赖陌生人的“善意”,直到所有浮标被人狠心摈弃。舍不下旧日绮梦的泡沫,新生也夹杂着过往咒怨,只等被人一针针刺破,Blanche与Stanley,大概一个可悲,一个可恨,周旋其中的Stella,只好可怜。鱼死网破的痛苦在这个别致的旋转舞台兜售,欲望狰狞的高阶音色成了反复回荡的午夜哀嚎。演员都很有力量,只是持久的冲击力泄闸后,反而渐渐趋于平淡。感谢新现场的限免。
1.舞台剧的表现力其实强于电影,可能跟文学更为亲近,那种简单背景,聚焦,会把观众的注意力放在演员的台词,肢体动作上。2.优雅被一步一步的逼到绝境,这种脆弱是因为经济能力的丧失,但是女主仍旧坚持着自己,不去向下适应。这个逻辑其实跨越时空的,《卡罗尔》、《蓝色茉莉》其实也都是女性类似的
复排的这版舞台剧更接近剧本原有的样子。费雯丽太美太柔,削减了人物的冲击力。Anderson摒弃了那种纤细和敏感,去展现连美貌都失去了之后的病态旧贵族,连卖弄风骚都显得特别绝望。最难过的不是她后来仪态尽失,而是她把命途交付于一个她万般看不上眼的男人身上,装出的矜持只是一层遮羞布。
没有看过原版故事的我,刚开始是有点懵逼的。坦白讲非常不喜欢女主的人设,进而也失去了一系列对她的同理心,且演员本身的嗓音真是不适合在舞台演出,极高极密,听到最后真的是要炸裂。她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被宠爱、被欺骗、被抛弃、被损害。但如若她一辈子在蜜罐中被保护长大,定是个温暖善良的人吧
原本对这个过于至郁的本子是拒绝的,但吉莲的布兰奇简直惊人!相比起来女二就过于抓马。NT总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她的虚荣、脆弱、骄矜、幻想一起摔碎在了坚如磐石的现实之上。那种破碎多么动人。
很虐的戏,看得难过,对于女主角又厌倦又同情甚至还会心疼;伟大的表演;如此强烈的代入感,旋转的四面舞台,戏剧的无限可能……我们落伍了不止半个世纪了吧。
其实没看过经典的电影版,没任何参照的情况下被Gillian阿姨的演技震到了,极其神经质的声线表情肢体,天真敏感脆弱柔情可怜可悲,观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的徒劳与挣扎,一路奔向无可挽回的悲剧结局。“Ihavealwaysdependedonthekindnessofstrangers.”最后一句泪崩T_Tps:伍迪老爷子的蓝色茉莉也
NTLive看到现在最难准确描述的一场,吉莲用女高音说台词实在难受,到表现疯狂歇斯底里及吵架时几乎是精神折磨,不过最后教堂钟声响起,那句经典的陌生人的善意出现,《日落大道》里相似的神情,理智上说确有其表现力与震撼力,没有白白坚持到最后。电影与舞台剧各有各的优势与特点,不分伯仲
本科毕业论文写的这部剧,虽然对文本极其熟悉,但是这次YoungVic的旋转舞台演绎真的太棒了,吉莲把神经质发挥到极致,真的是对一个优秀戏剧文本的极端演绎。很多语言可以反复琢磨。
男主还可以演得更凶恶夸张些女主的表现够极致窒息脑子里回响的那高八度的嗓门就神经刺激
很喜欢这个舞台,空架子一般的房间,一览无余的日常生活,高强度的慢性悲剧。
不是俏皮话,不是诗歌,是从灵魂里流淌出的语言,奇迹般地笼罩住整个舞台。
Verydisturbingasitshouldbe.GA开口美音惊到,会不会拗得有点过?看电影时被妹妹的欲望纠葛吸引,看话剧则注意到白兰芝与妹夫的戏。第一次打蓝光哐的一下吓到了,后面那个卖花戏也好恐怖=_=摔酒瓶什么的。。真捏把汗。珠玉在前,感觉话剧版还差一口气
致郁戏。较美国审查制度删改过的费雯丽白兰度版《欲望号街车》,这版算是全本(按电影时长也需删减),表演,真的是,一般的好演员和两个传奇的巨大差异。戏剧和电影表演方式也有差,但女主的方式我确实不太喜欢。斯黛拉不出走,大概是基佬沉溺超强荷尔蒙无法自拔的无力感,比直女更甚
20150627Gillian的表演赞,Benedict的对YoungVic剧院的巧妙利用,让任何位置的观众都全方位观剧,移动的空间,一如布兰奇不宁的心境,诡异的灯光和乐声犹如远方扰动她内心的过往。开场已经点题,欲望带着她去往坟墓,在死中到了极乐。布兰奇的悲剧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时代对人性的压抑和粗暴指摘。
4.5/5,能量惊人。威廉斯这个戏的美国性,在我看在于一种碰撞,布兰琪活像个十九世纪小说里的人,带着包法利夫人的心机和普鲁斯特的矫情,当她走进一个蓝领teenager的街区,两个世界crash,让自己片片碎落,但她的毁灭还要早于此,甚至早于那声枪响,那首波尔卡舞曲,当她在一个昨日的世界遇见优雅的爱,厄运就开始了,而安德森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有尊严地摧毁自我,她用表演的聚焦,穿过整个戏剧的中心,那是死亡与欲望的翻转,是陌生人的善意,是“悲伤让人真挚”。戏剧有一种魅力,让你想象未被演出的部分,比如剥离掉冲突后的三人家庭日常,这将在银幕外无限延展。感谢NTL,想到还有那么多好戏,觉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