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rd金鸡影展』第一部:以离婚为引,寻亲为线,牵出地缘政治的驳杂隐情。从片中堆叠的各类元素来看,几乎是奔着欧洲三大而去的基本操作,奈何整个故事讲得太支离破碎,婚姻伦理线与公路寻亲线无法做到恰当融合,导致它每条线都没有讲好。另外,导演的野心太大,想讨论的议题太多,身份、宗教、婚姻、后代……抛出的问题无一得到疏解,在观众仍在消化纷乱的信息量时,故事结尾突然落回了婚姻问题的和解上,委实偷懒。
1.人们都在自己的生活中,丰富,自如。2.认识自己,问题也不复存在。LINK:『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所有一切都在为导演的政治主张服务,无论故事人物还是台词,都不过是工具罢了。文艺作品表达政治主张无可厚非,但如果只剩这个和propaganda有啥区别?导演完全不会用潜台词,所有东西都摊开来直白刻意地告诉你,而且还一直滥用音乐,看得我极其难受,还好女主很美
毫无电影感,视听差,台词和冲突都非常刻意
#金鸡影展#一对儿夫妻为了办理离婚手续踏上了寻亲的公路之旅,在公路片常规的自我和解主题之外,影片渐次带出了巴以两国在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等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导演有着明确的巴方立场和稍显矫情的小资情怀,最后谜底揭开一下主旋律上身也非常突兀。大概导演希望用一种轻盈感去带出沉重的话题,包括使用highkey布光,和大量堆音乐,但是效果非常出戏。
#5th阿拉伯影评人奖#2019开罗主竞赛。看在话题上勉强及格,公路片就是个幌子,拍得也挺勉强的。导演主要是想谈巴以关系里面Iqrit村(巴勒斯坦基督教村)、戈兰高地、GCD等等话题,倒也是带出了不少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层面。
谢豆瓣电影邀请#金鸡影展#11.20/15:30,片名就是观影期待和观影体验的差距,被刚开场的蓝底白字抖音卡点字幕所吸引,对导演的期待在观影过程中转为失望……本来以为会是『婚姻故事』中东版,没想到居然在恰巴以关系的烂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毫无观赏价值,建议没啥事就不用浪费时间了……摄影水平忽高忽低,两组车窗前的镜头一紧一松暗示了男女主角的关系还算有点设计,有的镜头就不知道在拍啥,高速公路上拍那个银色的车我还以为主角换车了呢……剪辑更是除了BGM卡点啥也不会,好几个地方都穿帮不接戏,我还以为在看日本文艺片呢……说到BGM,我就想说,其实跟剧情关系不大,就别瞎用了……
阿拉伯犹太人,CP犹太人,拿以色列护照的阿人,不拿🇮🇱护照的阿人……寻父公路片,每个NPC脑袋上都顶着一个问号,藏了秘密要跟你说。但不管怎么讲,这类片子,还是不同于十年前出来的那拨巴以题材电影
老式奔驰搭载着希望摆脱过去的夫妻,一路遇到的NPC像是上帝的完美布置,如同片头字幕的卡点弹出,充斥着刻意。不如改名叫《巴以离婚记之离也离不清》
20-11-2015:304/5@廈門萬象
表面夫妻公路之旅,实质还是讲政治。
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才好理解。有些点没有铺垫好。
一对小夫妻为主演的公路片,里面涉及了多种族及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犹太人,对这个地区文化不是太了解,看的有点费劲。
#金鸡影展#一对巴以夫妇艰难的离婚之路。婚姻之苦和地缘之难纠缠在一起,是捆缚在剧中人身上错乱的绳索,一路探寻,一路解锁,也就更清楚的照见内心。故事讲述略平淡,让人昏昏欲睡,好在配乐有惊喜。
#GRFF33可惜我不懂政治更不懂宗教实在难以评价
其实开始的设定很有意思,一对夫妻在离婚路上经历的人和事,但影片试图讲诉的内容太多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穆斯林和基督教,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党派斗争,战争,屠杀,孤儿.......因为不熟悉他们的历史,所以看完多少有些困惑。想在短短的电影中讲述这么多的内容,的确难度很高,也导致电影的主题:夫妻间的感情描述被压缩了。部分片段过于刻意,有种硬要讲给你听的感觉。披着情感片外壳的政治片,导演野心不小。
#GRFF#三星,公路电影的外壳下是巴以政治地缘暗流涌动的冲突,夫妻情感线和男主寻仇线交织得有点硬,配乐很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