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魔幻主义为背景的作品,类容无疑多以天真烂漫为主。即使声优有些夸张和言过其实,人物设定缺乏人性化,例如星星的设定,坠落的原因等。但这一切在孩子的世界里无疑显得多余,有足够的情感描写,孩子们总会喜欢的。--短评《劳拉的星星》『Tab』
“小时候的孤独跟现在的孤独根本不能比。小时候的我们总是那么容易满足——就好像一个人穿越一条冗长却布满感应灯的走廊,虽然会不时的陷入黑暗,但只要向前一步,总会迈入光明。长大之后的孤独,却是所有的灯都换成长明灯,环顾四周却空无一人。”——摘
可爱的故事.画面干净漂亮.劳拉不喜欢她的新家.我边看边想,多漂亮的家呀,和邻居共享的大晒台.明亮挑高的LOFT,晚上可以看得见星星,出门有树林,小河.这样欧洲风味的城市,我想要住还住不到呢!
星星从天下掉下来摔断了腿。腿被小男孩捡走了。身体被小女孩捡走了。星星的腿找到了星星的身体。小女孩给它贴上的创口贴。星星碰碰维尼熊碰碰邦尼兔子,它们就都活了。碰碰图片上的太阳系,九大行星飞出来。在劳拉的兜帽在劳拉的伞下看雨滴,在床上看书,它睡去小熊小兔子小狗狗也睡去。yk577
中德合拍,偏少儿向,画面很唯美。(最初公映的版本是英语配音的,现在已有德语版和汉语版。)
画面不错。低幼向,我看着没劲。偶然发现5年后它还搞了个妖孽的中国版,断腿儿星星在中国哈哈~
西方动画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我的存在是在观照他者才逐渐清晰,自我的代名词就是“孤独”。而这种孤独的升华是在群体定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所以《劳拉的星星》、《雪人奇缘》、《驯龙高手》都有一种成全,我爱你,可是你不属于我。所以我要给你自由。包括《僵尸新娘》也是,在奉献(或者说牺牲)中升华。“由于对情感表达的不同理解,在‘真实’和‘自我’的概念上,我们与中国人之间产生了抵牾;在西方把自我表达作为真理的目标,而在中国真理的目标是社会和谐与社会关系本身。……真实并非维系于自我体认,而自我是被一个人的社会角色的总和所定义的。因此,西方的情感源自忏悔自己的动机和内在心境,而中国人却源自社会责任。”——史华罗《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
温暖的童趣。
就是太烦躁中文配音了。
可爱的画风,动听的配乐,美好纯真的故事。虽并不是我的菜,但还是要为这么一部优秀的儿童动画打个五星
非常适合小女生看,不过如果是温柔型的小男生可能也会喜欢,小星星多次让我想起ET,当然,它比ET美形多了
想想,如果没有【龙猫、哆啦A梦、史迪奇、没牙仔……】,有颗【星星】也不错,哈哈~~~~(劳拉独自跑去给妈妈送琴弓迷路……让我想到《龙猫》里小梅送玉米给妈妈迷路……)~~~~没想到华纳发行的英语动画电影,而制片方却没有美国!~~~~手绘的风格真美~~~~竟然是太阳奶奶和月亮公公,哈哈~~~~~
ARealMagicDream
很有童趣。小孩子会非常喜欢看~
中二少年
我们那样满怀希望地仰望天空
会想起小时候的很多脑洞,想象自己会飞,会在天空遨游;玩具们其实都有生命,只是掩藏得很好没有被我们发现;自己是被天神遗落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接我回去的😂
。。。有中国参加吗?真难得。。。劳拉和ET
weareflying
记得看的时候并没有字幕,但是还是被简单美好的劳拉和星星打动。没有坏人,没有黑暗,只是简简单单的找到,祝福,幸福。也许痛苦只是因为我们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