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的噩梦是演奏时钢琴丢失了琴键。X教授退休后开始弹钢琴为生,老婆死后他就没法再演奏了。电影没有说他老婆的事,但不用说也知道万磁王的死对他是不小的打击。后来他认识一个可爱的妹子,生活有了动力,又能好好演奏了。但妹子也出车祸死了,电影关于这一段拍得莫名其妙,正常人哪会被阳光照一下眼睛就撞车死了呢?所以我推测电影里出现的耀眼光芒是万磁王的灵魂之怒。虽然妹子是无辜的,但万磁王又怎么忍心伤害X教授呢?最后X教授躲入深山,怀揣着对万磁王的爱度过了余生。音乐和风景还可以,妹子死那段逻辑比较硬,随便看看。
音乐很治愈啊
随意打开的电影,出奇地有安抚作用。
影2082:安静的交谈,说着相互的故事和感受,那种感觉很美好。开车的镜头前突然来了一束光……美好的回忆总能好过痛苦。
我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这部电影。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气质的电影了,淡淡的平静的克制的暗涌的。像沉静如海一样,给人隽永深刻的力量,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这也许就是音乐的力量,也许是艺术的,也许是爱情的,我不知道。在从广州飞往上海的吉祥航班上观看,以后会多看几遍。
这是一部适合独自静心欣赏的电影。一个垂垂已老的钢琴师与自己做最后的抗争,努力保持最好的表演状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保持心中的爱情,对一个老人来说,太难了。片中的音乐、画面很美,万磁王的表演沉稳,前任阿汤嫂也很淡然,让人感觉舒心、平静。
用钢琴曲串联的叙事诗不知道为什么就看进去了像灵魂里住了一个老人家礼貌又疏离音乐是很神奇的东西透过别人的作品终究了解的却是自己
又是一部关于锡尔斯玛丽亚的电影。施坦威琴行挂的名人照片好像有DianaKrall,大概她也算著名客户?穿插倒叙令人困惑,甚至会让人以为女专栏作家就是钢琴家亡妻的幻觉,有些隐喻过于机械(比如参观尼采故居→摸马),但不至于像影评人评价的这么糟糕
讲述的是一个钢琴演奏家的晚年情感故事,看起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点也不乏味。在他的多次演出中穿插着他略显单调的生活,很真实,这就是人生吧
镜头从郁郁葱葱的山川平移到溪流,溪流的波光也被捕捉了好些片刻,又从溪流往回拉,是横在野径一旁的巨石,覆盖的青苔一半干黄一半墨湿,却不会厌倦,你知道,尼采的名字在锡尔斯的巨石四围逡巡。电影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感受力,认为感受力也是天份之一,对“经验”不吝赞美,对“表现”不以为意。缺乏感受力的一个人,风景只是徒然从眼帘中掠过的色块,而寒风是徒然的刺骨,古典乐的声响则是一个颤音对一个琵音的逼迫,休止符的留白不是情绪的恍神而是技能的退化,以及,对成功的定义是不允许出差错,而“巴托比症候群”只会让迟钝的神经嗤之以鼻。音乐不是绝望而是庆祝,所以亡妻身故之后长达两年的疗愈,枯木又二度逢春的关键还是舒曼、巴赫、贝多芬,以及关键中的关键,女记者芳心暗许。音乐与爱交汇而来,感性的抽象是抚慰老灵魂的安可。
作为一个对钢琴有特殊情结的人,给欧洲的每一个城市,X的每一段回忆都完美的赋予一段钢琴旋律,这电影已经够用心的了。
片子本身足够赏心悦目(耳),各方面都令人联想起《年轻气盛》。本片导演从各方面(包括音乐品位)跟索伦蒂诺比,都犹如《年轻气盛》里Fred之于斯特拉文斯基。
我爱katieholmes。安静深沉的老钢琴家演得很好
多少痛苦的回忆才能换来那个能盖过一切的快乐回忆呢?Beingoldmeansnotworryingaboutthefutureandyoujustwantthepresentlast.
描写钢琴家生活的,其晚年的复出,克服内心的障碍,演奏人生的终曲。美景美曲,弥补了故事的单一。
剧情平淡,音乐优美,景色宜人,是那种梦中都想去的场景。很神奇的是,非常适合抚平人的心境
蛮好看,寓意很多。影片把老年人的孤独和无助拍了出来,首同理心的影响,我也感觉好孤独和无助,作为一个年轻人感到可怕。
凯蒂扮演的音乐评论家,是一位老钢琴家的精神支柱。在她不幸离世后,钢琴家来到瑞士,完成了精神的救赎。
我好喜欢,音乐可以治愈一切。女主好让人喜欢。
电影好美看完难以忘怀生活需要你学会去欣赏一部电影学会去给别人温馨温暖勇气欣赏喝一杯茶学会做一顿饭这一些都是生活的小美好学会如何爱个人学会谦虚勇敢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