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被称为《再见列宁》的姐妹篇,不过我个人更喜欢《再见》,本片太沉闷了,初看时感觉不是很好,当然片中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恶搞,比如《星球大战》,还有居然出现了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
19/4/200412:30pmMCLSilvercordCinema
有点荒诞不正经的调,喜欢
哇,soundtrack正,景正。又想去多次柏林。
生命就是一个沙漏~这电影太爱了~~~
真的让人想到《再见列宁》,不过总感觉同时还有考里斯马基的味道;我真是文盲,一直以为Herr是一个昵称,直到看到医生叫Karl也叫Herr才明白是放到姓氏前的;男主有点像德国米基·洛克;这个酒保生活也太神仙了;Heidi那么喜欢Frank能不能在一起啊;love和inlovewith的区别;这个密集对话的英字看得我头快炸了;半夜饿的要死还疯狂拿猪排诱惑我,德国也有早上不能吃硬菜的说法吗笑死我了
当年的Waltz大叔,气场已经不行不行的.....
与《阳光大道》类似,以男性眼光讲述柏林墙倒塌前夕同名主角及其边缘好友在西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的生活,从简明的轻喜剧到忧郁爱情故事,影片的段落式结构对这一遍地酒徒、麻醉而神迷的平行世界作环境研究,展现状态先于动作情节,而政治局势的剧变作为这一微型乌托邦的终结。咬文嚼字的对话颇具亮点。
虽然看的资源翻译不全,但还是喜欢这部电影的调性,这类带点戏谑荒诞描绘大事件前夕小人物状态的喜剧是我的菜,带点想象力又不失现实性,比如想象中的换装和西德人不关心东德状况;导演对音乐品味也是我的菜,配乐很棒;感觉德系演员脸上都带着些隐忍不屈和坚毅倔强;为了看瓦叔,结果他只在快结尾时打了个酱油;电影名字不应该翻译成“莱曼先生”更好吗?
nothingbetter,nothingworse
Chaos&docheinbisschenOrdung,amEndewollteersichetwasverändern.wennmanjungist,kannmaneinbisschenarbeiten,Spasshaben,abervielebrauchenirgendetwas,umalleszulegitimieren.导演是想说30岁之前随便你怎么游戏人生,30岁之后必须正视人生嘛?
Hello~MrLehmann
近期看过最喜欢的电影了,跟《酒精计划》的气质有点异曲同工。德国人总是很克制的,黑色幽默克制,温柔克制,连面对历史剧变的喜悦都是。
柏林总是和世界历史同步紧联。
其实西柏林人也会向往东边的吗?
忘标记的一部
片尾呼应着片头,有点儿话唠,在表演程式上,深具舞台剧风格,或者说就是一部德国人刻板之下的黑色幽默剧……
似曾相似。
举世皆浊,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墙倒了又怎么样,混沌还是清醒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音乐极其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