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路桥》——Bridges-go-round,按照旋转木马(Merry-go-round)的语法结构应该译为“旋转桥”——竟有电子乐和爵士乐的两个不同版本,一开始还以为放错了。
叠画,彩色,建筑,形式,节奏。urbanjungle(jazzversion)oranalienlandscape(electro-acousticversion)更喜欢电子迷幻版本,这片应该很适合嗑药时看吧
滤镜,叠加,略鬼畜,画面好看,也许不需要内容
带有色眼镜的王家卫,患有散光的安迪沃霍尔
爵士乐和电子乐两个版本都喜欢。爵士乐版比较诙谐,最后的尖叫音太棒。电子乐版更加鬼魅,部分片段有点点Kraftwerk的味道。影像本身似乎把钢筋怪物当成了崇拜对象又保持了本能的警惕与质疑。
网格密布,错综复杂的纽约桥景经过雪莉克拉克的染色和叠加之后,其表现力之丰富已经远远超过了“万花筒”一词所能形容的程度。至于两个配乐版本,还是觉得TeoMacero的爵士更有个性和层次感,略胜Barron夫妇直接从禁忌星球照搬的电子乐。
siffUA梅龙镇建筑结构/胶片叠印/色彩更新/合成器音乐看得我感觉窒息
Loop.层叠,城市的自发(或竞争)的运动姿态呈现,城市的脊梁和欲坠的积木,形成:屹立,漂浮,诸如形容词。几何中的居住,我们共同的城市节奏。对比像回应J所说,(可能)声音更重要。
这个是真的literally,Icouldwatchitforawholeday.
连绵或重复的桥构成运行中旋转木马的无尽感。电音版本更鬼魅,类似即兴爵士的版本更优雅。
多重曝光,重建空间结构,饱和的颜色,两个不同的soundtrack带来不同的效果。
城市交响曲纪录片的迷幻变种,有种过山车般的环绕感觉
克拉克在影像多色系重叠的同时,通过(偶然)「置入」的一些小物件(如水平行驶的车辆)吸引观众自行搜寻画面的信息量,这也算是某种影像自由度的体现吧。个人比较期待纵深运动的影像重叠,但前面还是主要以水平(偶尔垂直)移动为主,部分重叠影像的环绕式运动体现纵深,但不明显;中间的单影像纵深行进太无聊,好在临结尾处有一个纵深行进+重叠,稍慰我心
这部电影把桥梁变成了主角,曼哈顿岛反而成了围绕它们的花柱,远离破泊处,上演着华而不实的舞蹈。导演巧妙的运用了这段舞蹈并把它变成了两道音轨:一边是由巴伦表现的电子音乐,另一边是由Teo.Macero演奏的爵士。每一条表达都深深的打动了观者,影响着他们对电影不同的想象。
Playwith系列。很有意思,livemusic加分,但是同样的影像坐在椅子上连续看三遍还是有些乏
交错的路与桥爵士乐版本+电子乐版本
Trippyimage,love.Soundplaysahugeroleandreallyshiftsmyviewingexperience.Reallyslowseverythingdown.Lovethefirstver.cuzitsurprisedmemore.Notes:First:morerelatedtowhereshefilmed;second:morerelatedhowshefilmedit.
两个配乐版本感觉都不行,个人偏向电子乐版本,比较迷幻。
画面带来足以准确呈现原始文本的感受,漫不经心的同时具有些许研究性质。过于熟悉的生活场所加重效果化的视角与质地造就的陌生感,而两种版本的声音制作则将其分化至不同导向。
58年视觉效果吊打当今各种所谓“酷炫”宣传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