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电影”杰作,列德国影史第六位。表现主义手法,尤其注重光影运用。非平衡构图,仰拍脸部特写,高对比度布光,诡秘的道具布景,刺耳的环境音,甚至还深受苏联蒙太奇影响。到处皆断壁残垣,墙里屋外,人心左右。抚慰创伤的同时,不忘抛出重笔:无法审判,可以申诉。
柏林残穹下,芸芸众生相,黑光白影间,爱比死更冷
新现实表现主义
好吧,我承认一直被刘德华冰雨里的“筷子手”误导,直到刚刚搜片名《刽子手就在我们中间》标记。
在剧本的初稿中,默腾斯真的击毙了布吕克纳,后来按苏联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理由是不宜宣传自行裁决。影片充分利用了光线的明暗对比手法(好几处的灯光投影不错,尤其是结尾刺杀上尉的那场戏,给力!),反映出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回顾了德国的“昨天”,探讨了人与历史的关系。导演的技法加分!
东德早期的作品,由于当时还没有形成斯大林主义,风格方面更接近魏玛时代。前半部有点闷,但仅凭后半部就值得我打一个高分(在此感谢晚安和翻译人员)。影片原定的结局是枪杀刽子手,但剧组后来接受了苏联官方的建议,于是修改了结局。
ThefirstimpressionsIgotofthisutterlydestroyedtownanditsinhabitantsweresodreadfulthat,despiteallefforts,Icouldnotputthemdownonpaper.WhateveryoumayhaveseeninthenewsreelsgivesyouonlyafeebleimpressionoftherealextentofthedestructionofBerlin.//HardtU.FromCaligaritoCalifornia:EricPommer'sLifeintheInternationalFilmWars[M].BerghahnBooks,1996:176-177.
7。中规中矩,用光不错
战后的伤痕
战后电影脱离室内剧的狭小空间,柏林的残垣断壁都快成为各方拍摄的热门,多处地点也出现在《德意志零年》。战争犯逍遥法外不少见,因故堕落的医生角色在心理斗争决定寻仇,却被突如其来的爱情打断,编剧安排这样的结局脱离现实,不过再添加一部银幕人性美道德剧。
看看这个再看看布达佩斯之恋就知道什么叫世风日下……40年后人们终于承认了一个事实——想杀就杀吧
8.5,东德战后的第一部电影,隐隐有新现实主义的影子,对柏林战争留下的废墟极大的利用,导演的镜头语言流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战争刽子手摇身变成富商的故事,是不是跟当年国统区的接收大员有几分相似的地方,哈哈
悬疑片的路子,将嫌犯定位在了两位男性身上,最后由他者揭开帷幕。内核是反战反保守主义的,要求对过去犯下罪行的坦白、忏悔。
光影用的好好,感情戏makesnosense但是是有必要的,除了这一点整个的逻辑都非常之清楚啊,怪不容易的。。。
德国大妞最喜欢啦。
这个电影的设置我太喜欢了,但是怎么一路下来各种费解的发展呢,我很疑惑。尤其是男主角的表演,我觉得是他本人验不过女主角在发疯,女主角很好,一上来怼脸拍,她就很好,不过中间消失了一小段,两人的表白西拍得挺好看,但那场戏我仍然费解,这电影倒是不遮掩,通篇哲思性的对白很多,男女之间的对话也隐藏着许多解读,还有影子的对白这种表现的单场戏,意义很明晰,但故事离我越来越远。
1946年,二战反思电影~
其实战后第一年就能做出这样反思度的电影还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剧作本身也很不错。
结尾太有力量了
废墟电影/零时电影。战后德国拍摄的首部电影,商业成功和评论赞誉;虽然人物脸谱化、剧情过渡极差,但也展现了满目疮痍的柏林外景,并重新思考战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