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喜剧不一定就是让你笑得掀天花板的那种。那只弹吉它唱歌的黑人小哥,好想把他装到笼子里吊起来养在家里噢。
OddWesMovie、失重感、童真味、伪记录、美洲鲨、红线帽队服、嗜好房间剖面、SongsbyDavidBowie♫Lifeonmars
几部片子看下来,首先是N多的冷幽默。尤其是比尔墨菲,两人也快黄金搭档了。大量经典音乐的引用。情节相对松散。关注亲情友情。不过他的片大多四星水准,不好不坏的。
还是具有韦斯·安德森独特气质的作者电影,一如他所有电影一样在连续不断的冷幽默中探讨着亲情与爱情,可这部的结构实在是太散碎了,看得人犯闷;不过那水中探险的定格动画在这本来就荒诞的片子里看着还真协调,一看字幕这部分是亨利·塞利克负责制作的,哈。
这是一帮有梦想和有爱的人呀。韦斯安德森无疑是个手工制品爱好者,能把少年(11岁半)的爱好保持到现在。影片漫画式的不靠谱气质下描述的是中年危机和父子关系,这种中产阶级式的主题被呈现为有点间离式的电影化方式——造梦,某种程度上这才是极致和作者气质。
哈哈!哈哈!时不时蹦出来的冷幽默!但感觉剧情方面有点像《狐狸爸爸》: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少年爱情,各色人物,营救计划,放弃复仇,善用炸药。
安德森式的【老人与海】,永远与困厄、与失意、与危机斗争;BillMurray简直是招牌;12岁是我喜爱的年龄。
不是最好的韦斯•安德森,却是最韦斯•安德森的韦斯•安德森,那些他常用的技俩这里面都有了,时隔一年后终于下决心补完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说是怀念中伴着遗憾了。总有人给韦斯标喜剧的标签,可他的作品里却常常有一种孩童般的忧伤,你会因为这些忧伤过于轻飘飘而忽视它们么?其实这种轻快掩藏的是另一种沉重吧。无论多么成熟,我们或许都没法真正理解自己,迷茫着、磕磕绊绊着,我们终究都是个孩子。
父子寻鲨记。开始有段船中隔间介绍的长镜头(之后1h18m45s还有一段1分多钟隔间长镜头)跟之后《穿越大吉岭》中百态人生列车隔间蒙太奇如出一辙,当然,还有一贯的家族(族)主题。巴西音乐家(那个拿吉它的黑人)SeuJorge唱了葡萄牙语版lifeonmars以及其它DavidBowie葡萄牙片。
爱极了那个半剖面的船,有桑拿室、图书馆、剪辑室、引擎室、厨房、客厅、潜望厅,就如同一个浓缩的人生一般。依旧是安德森那股子怪里怪气、笑又笑不出声、哭又哭不出来的微妙气氛,但是越看越爱。大抵很多时候的心情以及生活就是如此吧!
不知是影片节奏有问题还是自己的状态出了问题,就是感觉整部看下来都不知道到底讲了些什么,尽管小包袱还是一如既往地密集;鲍爷的原唱和翻唱都用得很赞;配乐果然还是MarkMothersbaugh做的啊,这次太Devo了暴露身份了哈哈~
连威廉达福都卖着命演如此低智商的角色,就知道维斯安德森的魅力有多大了。他的片子都跟童话一样,单纯的角色,冷幽默的台词,最关键的是绚丽多彩的颜色!(这还是他投资最大的一部片呢,大概是因为那些枪战⋯)最后大家一起坐在潜艇里看鲸鱼真是暖暖的。原声大赞!
韦生早就预见了《菲利普船长》
好棒,WesAnderson这部满足了幻想/设计/情怀的各种指标,我觉得是比较上乘的一部。船里的一个个小舱太赞,三条腿的狗,大蟒蛇,还有那条神奇的大鲨鱼,意象满分。
二看韦斯.安德森,应该用“怪鸡”来形容他的风格,想象力很天马行空。史蒂夫第二次拍海洋电影是为了给同僚复仇,但却失去了儿子。当他再见到那条虎鲨时,才被它的美丽与壮观折服,意识到这样的冒险循环无疑是徒劳无终。把布兰切特塑造成一个寡妇兼孕妇也是一种对父子心理创伤弥补的调和剂。
3.5如果大银幕观影也许会甘心给四星。wes的片分可爱有趣而已/不只可爱有趣,做到前者就已经秒杀大部分电影了。
很喜欢海海人生这个名字。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不能称极好又总是不坏,艳丽颜色神奇人生,冷幽默的细节和有风情的音乐,因为演员面孔总是熟悉,就像看到了老朋友,很亲切。比尔默瑞最后想哭的样子还是让我微微动心了。
复仇追凶,团队冒险,父子齐心,三角恋情……本来都是好莱坞主流类型之俗套标配,却因别致选材而讲出了新鲜感觉。只不过,韦斯安德森的疏离温讽怪诞等个人特色与上述元素内核所必须承载的情绪之间的落差过大,以至于这些新鲜感觉落在牵强违和的部分明显大于深化丰富。有评论甚至认为,安德森的风格“已从时尚变为了僵硬的矫饰主义”。另,被绑架的谢顶大叔就是哈洛与幕德中的男孩。
父子关系一直是韦斯·安德森电影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穿越大吉岭》中三个孩子认为“父亲如高墙般隔绝了他们”,本片亦有亲&伪父子的双重关系。但无论如何,看他的电影时永远是最放松的,你不需要考虑剧情走向、深层内核,不需要懂茨威格的昨日世界、日本政治隐喻,油画质感+天才时刻才是最迷人的。
画面很清新,但是故事比较一般。想不到威廉达福也可以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