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下的拉拉故事。可惜拍得太粗糙,甜得不到位是虐得也不到位,背景同样不到位,有种闲得无聊随便拍拍的感觉。不过周美玲拍这种台土味就调性很足,好古早~~~
看评论说中二尴尬的,不知道大家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也尴尬吗?倒是在看完月光男孩以后接着看这部,竟然觉得故事讲的比月光男孩具体有深度,说周导历年最佳也不过分,从来政治斗争里女性的镶边或者缺失,本片让我们回忆起那个年代女学生也是革命运动的主力,当然对女性题材或者女同性恋题材的贬低和矮化,这片既不够主旋律也不够英雄主义。虽然她确实是英雄,但看完以后真的能重新唤起女性的政治敏感吗?很怀疑。最后不算BE,女主为革命放弃个人感情是不得而为之,当时没的选,如今也快了
这个电影出乎意料的对演员很满意,特别是出演马来西亚女生的演员,真实自然(我中意的女生类型)。结局没有很美好,但我并不难过,不是非要在一起才叫爱情,爱过就是爱情。
这个故事可以讲得更动人的,有点可惜。
有些议题没有被抵制,却也不曾被谈起,其实才是最大的悲哀……“为什么要把照片拍得这么朦胧?因为这是我们相爱的证据,却也是不能说出口的秘密”,好喜欢这句话~
挺小体量一故事但也胜在不过分追求戏剧性冲突的填充已经是周导近年最佳了不同于成都北京新加坡的错位感我完全可以感受到槟城这片土地和台湾话带给她的安全感所以从剧作到视听都是舒展的、稳扎稳打的党派政治、国际关系与身份政治、人际关系形成很明显的符码对照围困着遭遇双重身份认同危机的边缘人遗憾是唯美有余思考不足放在“白色恐怖”题材序列里难称上乘
羡慕Ta们这些年轻人,该爱情爱情,该革命革命,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没有那么多游移,没有那么多权衡,想做事的做事,想发声的发声,几十年之后坐在一起碰杯,都是梦成真的喧腾
“回想起这半年,我们从夏天开始相恋,到现在冬天都还没有过完,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恋情,却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了”
两星半吧。算是周美玲近年来的最好作品(?
许志祥真的好讨厌耶
周美玲也真的算是个人风格独特了时局命运扁平化处理绵延一生的苦楚总显得有些中二镜头语言也仍然生硬造作好在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还不错也许是听不懂的台语和跨文化沟通的自然缓冲化解了以往国语对白那种扑面而来的尴尬吧
台湾拉片好像一定要有个短发铁t似的,十部有八九部都有个短发铁t
就这种牵扯zz的很危险而且就有些地方很没逻辑恋情是美好结果没所谓
冬天凉席忆旧人,很想你又不敢想你;入党不过护身符,舆情举报为泡妞,父权话术政治规训:一切都是为你好;19香江风波背景下回忆美丽岛事件,无自由失自由,力争不同声音不同性向不再禁忌,挺好;不过片子制作糙了些,到处都是服化道明显的年代错误
后半程给力,是女导演的细腻。那封信太感人了。但愿有个自由之地,可以容纳不同的声音,和爱情。我们的恋情从夏天开始,现在冬天还没有过完,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恋情,却已经无法继续了。愣是哭了。210425
呆湾70年代被国民党统治下集权且保守,性少数群体还不被大众所接受,这对校园cp在这样的环境下惺惺相惜且艰难中追求人权渴望自由,但恶劣的是被人面兽心的粉红男看上其中的小p,出于嫉妒粉红男利用政治妄想摧残小t一家夺爱怎料却把小p搭进去空欢喜一场,最后不仅自己没得逞,还迫害一对真挚爱侣从此天涯相望残念一生
集齐了女同片几个要素,双女主颜值高,亲密自然有cp感,时代背景加周围人的敌视,充满悲剧美的阴差阳错,确实是导演近几年终于有部拿得出手的les电影了
看这个电影,就像突然面对一面往日的镜子,显现两个往日的故事,一个是我自己的,一个是我两个小妹妹的。编剧不仔细,故事有破绽,遗憾。
导演没有太多交代两个女生在一起前的情节,这样的节奏蛮少见的。当把故事背景定在那个年代,就注定结局不会太完满。虽然在看之前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但看到孟娟最后一个人守着那半年的回忆度过余生,还是很难过。还是要感叹一句,周美玲导演很会拍这种台湾本土气息浓厚的故事(有想到漂浪青春),夏天闷热的香蕉园里,两个人躺在凉席上,黏腻的皮肤互相摩擦,简直是荷尔蒙爆棚!(不愧是专门上过情欲课的演员)
3-,电视电影,内容煽情,人物简单,结构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