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认同,维度也认同。但怎么说呢,当你煞有其事地拍这种片,你就输了。用第一人称讲述“超自然”,更low。疑似唐氏患者的演员很做作地扮演美人鱼那段,感觉影厅的vibe都不对了,有一种自己在看某站猎奇片的错觉,产生强烈不适。然后就是过于频繁的高频音和瞬间高亮,对我的大脑来说,很不舒适。尽管影片有些镜头想象很有意思,例如big/gangbang段用的“万物融合”特效,但还是因为主旨过于高维自恋,让人非常反感。另,喜欢这届年轻人,比较real。(北影节)
导演有病唐氏迷情碎嘴不停影院上刑
。不要说在电影院,在美术馆放这个我都觉得傻逼(其实放美术馆还行走走停停看看
#北影节04#感谢导演体谅我辛苦,让我睡得如此之好!也感谢导演在片中多次帮忙给我盖被子,让我睡觉时不着凉!(这片真是交互式电影和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的结合版,并且调转了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的身份,此时让银幕前观众感受到被自然的问候...以及被催眠!)
86/100#EFM#年度十佳。诗意地发掘身体的超验性。残疾只是另一种触感,提供一种新型的触觉、另一种观看聆听与对话的方式,还有那些微型摄影设备、AR、VR等相对新型的影像生产工具又何尝不是呢?进入长片领域后结构的松散其实成为了松弛的优点,在影院的环境与观众俏皮地互动。
@13thBJIFF.在影院完成了一次冥想,一次交互式的观影,也是一次身体和感受的探索。罗马数字的零怎么写,风是由什么织物形成的,月亮和指甲刀,太阳与肛门……喜欢一些奇怪独特的想象(人类好像还可以)。想起阿p写的“我原是世间其中的粒子”,去感受去想象去飘荡吧。非常遗憾的是观影途中邻坐带着一身烟味猛烈冲入,之后我对超自然的气味只剩下了烟味。视听很棒,尤其是声音设计。
#BJIFF2023#第九场。嗯,这很难评。一般来讲我会很喜欢这种奇异type体验式电影的。但具体观感大概是逛商场逛到卖电视那个楼层,用来当液晶电视屏保的那堆东西要付80块钱看85分钟。
什么东西请问是狗屁不通电影生成器拍的吗chatgpt做的都比这个有意思
这电影准确讲是个人影像应该在某艺术展影像群展同时展出再或者专题影展上放20块钱最多了北影卖我80就那个《在水中》洪常秀他要是敢在韩国公映就《下一个素熙》里那韩国民众辛苦赚的钱买了它得满大街追着他砍这也就是在各类电影节上吃亏花小一百看…对于影片本身和创作就不评价了
B+.很有效的催眠与冥想指南,也因此享受了一次非常放松的观影体验,好像可以一直这么放空下去。用沉浸式的音效(涛声、鸟语、城市的白噪音、闷响的脚步)和交互性的台词,引导观众和影像同频呼吸:超自然存在于眼球后面,因为它是一种视角,超越本身的促狭,用共情、通感和联想,去感受万物相连的宏大。这种纽带无处不在,哪怕是火山岛的海浪和社交app滤镜的眼泪。2023.4.24BJIFF资料馆
感觉导演没什么文化:既没受过什么科学教育也没经历过什么哲学训练。满满的字幕毫无内容。
#NHIFF2022#Berlinale72Forum感知引诱身体获取联觉交互,对话入侵潜在意识与物质世界的无限拈连,被放逐的语言在自然中流窜,世界属于我们,世界属于它们。年度十佳。#2000
#FNC#用电影讨论哲学的确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看起来很像抖机灵,也真的很容易变成抖机灵。片子的方法论看似承袭了一点点的阿隆索或者班宁(?),但其实更像是形式不同的马力克电影变体,都是在模拟某种“上帝观察&人神对话”,只是本片用了交互游戏式的字幕代替了被抽空的对白与旁白,所以也完全明白主创们对于绝对性与相对性的探讨;但是对不起,就像厌恶马力克电影当中的旁白那样讨厌这个片子里的大部分字幕,我可以接受这种调侃/控制观者的形式出现在真的游戏里(比如R11或者DDLC),但是不能接受它被与已经足够有生命力的影像本体杂交在一起(进而互相破坏),不知作者究竟是不相信观众,还是不相信自己。
看完可以得出导演的人格侧写:白男、可能是素食主义者、绿植收藏爱好者,喜欢在绿植大棚trippingonlsd,小时候被迷信妈妈称作IndigoChild,长大后喜欢说starseed等词汇。创作过程:记录一下自己的植物收藏想炫耀自己养的龟背竹结了果子,再拍绿植大棚展示一下自己想养但买不到的兰花品种,去LA洗浴、按摩、做美甲的时候拍了些素材,不如找几个演员拍下我平时享受生活的场景😎,唉,感觉不够高大上啊…那我用AI生成一些诗,这几个不知所谓的诗我素材不够没法配啊,哦~那我随便用iPaddoodle一下😎~再做下特效😎配上我的瑜伽私教老师喜欢的音乐😎完美😎
火龙果。看完之后,我非常惊恐,我觉得我来错了,我感觉自己的灵魂的活力被这电影摄取了一部分,我感受不到任何哲学或愈疗,我只感觉惊恐和不知所措。
"PleasehugmeandDon'tletmefall"谢谢导演,教我感受海、天、水果和山还有自己。我的意思要是supernatural就好了,我要体验无数个身躯,在无数个身躯中开始和结束。开始和结束将同时发生。
和这个无处不在的家伙谈了不到一百分钟的恋爱,我们如此亲密,最终如同一对爱人,要吮吸全宇宙。
#13thBJIFF#大量看似云遮雾绕,实则提示性、说教性明确的字幕码流,不仅一再打断“冥想”式的呼吸,更暴露了拟物视角下溢出的人类本位色彩,俨如无节制抻长后的ins创意视频。
我们是不是该闭上眼睛,进入冥想的状态,导演用心电感应的方式来给大家播放这部电影?
这是需要放下惯用的思维逻辑,跟随身体和精神的一次冒险。可以拒绝、讨厌,也可以投入、感受。电影用语言、画面、声音、想象,探索全部感官的可能性,从梦境进入人的潜意识,进行一场真实的连接,关于生命的对话。一切的开端,是仿若海底的混沌,开始有了呼吸,找寻生命的入口——梦境。每个主题下,都呈现出生命的不同纬度,孕育的海洋、连接的空气、行进的山岩、繁殖交合的自然、注定的遗忘,与无限的重逢。用身体和心,去感受温暖、流动、稳定、没有边界的融合、不同的投射,创伤的呐喊。讨论哲学,生死,超越物质的存在,这个部分终究形式大于内容。在这个实验的展板下,是导演对连接和拥抱的渴望,想要被理解与被感受,用无限接近孤独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