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reOne2020现代全球化与古典电子乐Giloo
有机会再看一遍,今天是睡得香了点。
临近结尾那段记忆重构交响曲真五星水准,可惜其他段落质量太不齐了一点6.3分★★★
刚开始以为会是一部影像装置式讲述资本倾轧下的环保主义的片(如《悲兮》),但进入后半段后两组人物,令整个片子甩脱出去。在奇观展示与视听交响的交错中,尝试回答这个世界消费运行逻辑与人异化的不可逆状态。它并不消极,亦没有批判陈词,而是非常年轻,充满热烈磅礴的诗意。不足之处在于搬演摆拍的部分太多,四组人物和观众之间其实缺乏“真实”的交流,全是念稿,弄得挖油工、货轮水手、垃圾处理工的工作都能把人培养成诗人一样,有点流于表层姿态。
#IDF2018非还原拍摄的纪录片形式,比较偏现代主义,许多画面带有直达精神分析的意象;同时,亮点可能还在于对声音主题的处理,或者说埋下了声音这条暗线,包括结尾将Measure中母亲的大提琴演奏,Cargo中的圣歌演唱等结合到了一起,这些在影片之前都有过铺垫。(个人还是不太接受这样的纪录片形式,凌乱在现代主义电影和纪实主义间)
在寂静中找寻你的生。
工業交響曲。「紅色是香港女人。」消聲室篇的大提和幾何太美了!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就是最後idem舞曲好像不太符合?
初衷是好的但太多矫饰
概念化、符号化的视觉呈现,声音和音乐做的很棒,与其说纪录片更像散文独白。结尾交响曲部分也不错,做mv很好的参考,房间里主观那几段是全片最喜欢的部分了,房间部分满分!
专程去看《跳大神》的,结果因为主持人说的不可传达的理由,大神的第一次中国跳没有跳成,临时换成了这部标题看上去有些美好的片子。而这片呢,那观感,就跟读法国理论一样。
概念先行然后找对应的素材进行创作——对现实明目张胆的重构。声音声效配乐棒棒棒出天地良心。
音画配合得最精彩的两处,1:20:21-1:26:26消音室大哥母亲的红色大提琴幽暗走廊的婚纱烟雾缭绕中橙色闪光机器;1:28:28-1:33:33结尾四位大哥的微笑,在商场狂舞的情侣。次好一点的就是开头石油机器那段,当代西西弗斯神话。绝大多数时间在形而上的美。音乐非常好,绝壁是嗑了药的人写出来的。适合帮RüfüsDuSol拍MV。何必整成1.5小时的纪录片呢?大段大段大段独白和看得出舍不得剪掉的镜头过于拉长拉低了刺点浓度。
三星半
相比《缓缓前行的老货轮》,有些太聒噪了。
#IDF2018#睡得蠻香的就不說什麼了⋯
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是什么?环绕在生活,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常。一部实验气息十足的纪录片,用种种随意制造的声响、单调进行的手工还有流动变换的空间,攫取了石油、货物、垃圾、老虎机、购物中心…这些屡见不鲜的东西背后最为迷人的一面。很多地方会让人仿佛穿梭其中,并迅速着迷;但也必须承认,如果真的实际坐在电影院看,赶场的劳累、座椅、可乐…等我先放空吧。【WEAREONE#17】
newagedoc
#WeAreOne很好看很enjoyable。问题的确是摆拍和scripting是一定会削减力度的。最后十五分钟祭出合成器looper,老虎机和当代舞,整个变成了当代艺术showcase。要记录那四位的孤独,隐忍和牺牲,却让他们念大量诗句般时而意义不明的台词,结果最大观感是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如同奇观一般很美——眼光犀利的艺术家当然能拍出stunning,breathtakingimages,likethe2015filmManifesto,但是不是本末倒置了。我还是觉得艺术家要探讨社会议题还是亲民些比较好,本意是要批判消费社会的videoessay变得重影像而轻系统性反思,那自己又何尝不是成为了景观的一部分。
人类费劲心思从地表8000米下把石油挖出来,就是把他们做成垃圾再掩埋下去。
看的电影太多了,我已经属于观众中比较平和的那种了。我允许你矫揉造作,但不允许你浪费我的时间。如果不是screening,这就是一部适合三倍速看完的ppt。不过里面有一些片段还是灵气满满的,尤其是采油机的那段,机械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啊!配乐也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