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执着于完整的出画入画与单场景调度,十分生硬,没有处理好长镜头与蒙太奇的关系,亦或者她压根不敢去处理——因为这部作品创作的过程几乎是把形式美视为作品最终兜底的过程,但反复叠加的枯燥让仅有的形式美丧失殆尽。走夜路送医、涉水、折返,形式美在这里是有效的。私人经验是珍贵的,但对观众而言,珍贵的仅是能从我们自身寻找到的、同导演共同拥有的那部分。导演的真诚值得加一星。
我记得让父亲慌神的噩梦,记得隔壁女人出殡的恐怖,记得她在油灯下认真地查莞尔一笑的莞字写法,却不知道东莞和益阳的距离转眼成了天人的距离。我记得一群人抬着妈妈涉水而过,却没能把妈妈抬回来。我记得一家人终于聚齐吃饭了,妈妈却不在了。我记得和姐姐去送灯,希望这盏灯照亮妈妈和所有女人的路。
固定机位长镜头搞得好就是“肯德基精选”,搞不好就是“肯德基偷懒”。这个片子搞的就不是特别好。固定机位长镜头应该是有门槛的,否则就是感动自己,折磨观众。固定机位长镜头画内画外都需要一定的信息量支撑,如果仅仅是情绪的堆积,请把它做的美或者有趣一点。固定机位长镜头极其考验导演的调度和演员的表演,这是非职业演员很难赋予的,因为他们忘不掉摄影机的存在,这个影片中小孩表演不错,但是中年老年人的表演很明显就是等执行导演call点,什么时候该去做什么事儿。。。另外既然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东西,为什么村子里所有的人都是沉默忧郁再沉默,这和我了解到的农村和农村人不一样,所以让我很违和。从头到尾的一大家子人吃饭,几乎都没有说过话,是受了小津影响?可是中国人不这样啊。当然,第七天的最后,都是会感动的。
其实美术和选景有所穿帮,长镜头内的调度也有瑕疵,不是指时间性,而是素人演员在单镜头内开始表演和结束有细微不自然,让素人演员一直演下去不经意间开机会比较好。但胜在真诚,真诚第一。导演居然是vca毕业的,和邱阳是校友,vca这几年电影节选片pitch的培养方式算是国际电影节特训营了。
导演意图执行得坚决彻底的一部艺术电影。最后有两天,几乎没有台词,山林之中飘渺摇曳的微弱灯火,以大远景加全黑的夜为底色,传递作者对母亲时隔三十年、不止不休的永恒思念。五个女儿的中国式生育故事,一点破,就引发无限追思感慨。
身边的观众大都是在第七日开始抹泪。我在第一日,大姐带着三妹跟妈妈说“妈妈我帮你”就忍不住泪崩了…但影片的确很个人,两小时的时长&无配乐&慢节奏,不是大众容易接受的。
#13thBJIFF资料馆。三星半。生育悲剧,「全体女儿」「我会孝顺你的,像儿子那样」格外让人难受。镜头几乎完全安静地在捕捉那些沉默的日常,时间缓慢得让人困倦,觉得应该再剪得快一点,但又觉得这么慢似乎更好。(多场完整的吃饭戏在攻击来不及吃饭的我)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妳值得拥有拥有小津的无布列松的静瓦尔达的村庄河濑直美的森林你一日三餐的倔强——《妳的电影》
4.2。极简调度下的高级长镜头,帮观众营造时间的触感,在反复的走路、吃饭里走向中国乡村生活的本质。在毫无波澜的静默里,它隐藏着一股激烈的戏剧冲突,一个只生育几个女儿的妻子,就这般斡旋在两个家庭和家人之中,它触及了乡村重男轻女的残忍现状。女儿一句“像儿子一样孝顺你”,一盏照路烛灯,这样的“静默”日子,随着时间,仍然继续行进着。
有一个不错的设置,表演、摄影和最重要的故事走向在这个设置下非常的自然合理,尽管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对于传达信息和传递情感都做到了。结尾是很厉害的,这也让前面长时间简单的叙事更为有意义,这是一个剧本之外的技巧,我觉得很值得学习,通过摄影、效果的强弱对比来进行一个收尾,如果在这样风格的电影都好用,那么在别类电影中更加厉害。
当你熬过前面六天,去看第七天,才发现原来前面六天都是有道理的。就像今年的平遥影展,前面九天各种问题,各种仓促,当你等到最后一天科长说出真相,你才发现原来前面的这些似乎都合理了。
让你充分的感知时间,情绪的克制与失语的状态。却在这一天又一天中,缓缓将情感深入到你心里,会被感动,被震撼,为之难过。很厉害。
在中国电影的长镜头家族中,这是一部较罕见的方法与内容完全匹配的电影。七天的时间序列,固定工整的远中镜头,人物形象接近抽象风格。起止劳作如此漫长重复,无始无终,地老天荒。死亡过程的紧张迫切汹涌,并非来自悬疑意味的戏剧性,而是生命消亡过程自身的沉重。而以长镜头跟拍的方法重复展现众人抬担架行走的过程,显出的是敬畏之心。影片整体蓄势而成的是带有普遍化意义的中国农村底层妇女日常生活史诗。确实可与香特尔·阿克曼七十年代的女性电影对标。
#77venise威尼斯日#可以拍的如此写实又如此梦幻,虽经历大喜大悲,却克制内敛,从这部电影学会了如何体会悲从中来
导演李冬梅的影像感非常的出色。几度在影院昏昏欲睡,半梦半醒中被带入她的回忆,这种浸入式的讲述方式让我整个人都舒服的不行。大段的沉默,无言的三餐和抽闷烟的村民,缓缓流趟的每一天,都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中国农村,仿佛记忆以外的纷绕没能留在导演的心里,这段回忆里,只有妈妈,妹妹和外婆。而这一切,都被导演用镜头讲述出来了,这是情感的讲述,是导演内心里那块土地被抽丝剥茧后的呈现,非常的动人和真诚。
外婆那个角色实在令人难过,总不放心怀有身孕的女儿去婆家,后来跟着她去,夜里躺着给她揉肿胀的脚,生产那天急匆匆跟着男人们的脚步和奄奄一息的女儿,跟不上,还是不停走,一个人在夜路走,坐在门口抹眼泪,在葬礼上痛哭。好难过啊。
一首致敬几代中国女性生与死轮回的影像诗,片尾字幕一出瞬间泪目。女导演纪念妈妈的处女作,自然纯粹,美学和形式至始的统一完成度极高。固定机位下山村行走的大远景和生活劳作的中近景,镜头的长度和缓慢相比那七天还远远不够。非职业演员拍摄,基本只用画面和声音交待背景叙事。沉浸在时间的消逝,亲情的悼忆之中。第四届平遥影展藏龙单元。
片中上行的路,下行的路,都是相同的摄影机位和运动轨迹,导演用这种方式构建了一个简洁立体的影像空间。影片用一天一天的时间展示这家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其中每天都在用微小的叙事信息量做勾子,让观众去拼凑人物关系和事件,用微小的量变完成了情绪的质变。同时也非常漂亮的完成了影片整体的框架和剪辑节奏,导演掌控能力非常强,面对这种亲身经历改编的题材,处理的既沉稳又克制。选择这样一个女性题材,在政策鼓励生二胎的当下更是意义非凡,这部电影应该算是中国独立艺术电影最理想的样子了!回去又捋了一下细节,感觉导演对年代的处理跟佩措尔德的《过境》差不多。
导演有在建立自己的美学风格,放大形式感,拉开距离克制情感。明白她的意图,但执行上还是出现了诸多问题。也许是预算限制,有很多粗糙的地方,如声音处理,素人演员的表演,写明了九十年代美术却不断穿帮的问题等;既不够写实也不够风格化。故事和人物的省略会削弱观众共情,这是导演的选择姑且不谈,我比较在意的是一个很长的镜头里,只有长镜头本身,而缺乏那些更实的东西。所有人物不说话时就会让我更注意到表演细节的缺失,吃饭炒菜等日常的声音细节的不准确,走很长一段路时景的选择和环境声…比如听到导演阐述才知道每顿饭都是最后一顿,但在观影当下,吃饭时无对白无表情没做好细节镜头还停留很久时,我们到底在看什么?不但没有带来沉浸感,反而让人更易抽离,让长镜头显得空洞冗长且无效。
有人死,有人生,有人去,有人来,有灯明,有灯灭,有天亮,有天黑。我们活在这世上如蝉,不过七天时间。